第五百二十三章 遠端控制(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來這種事情要是正常的智慧戰艦,肯定是會提前問一聲的。畢竟戰艦的自檢系統肯定第一步就是檢測殼體完整性,而在明知道艙門不見了的情況下還要進行潛水,不詢問一下操作人員顯然是不對的。但是,以上只是正常情況下的推測。關鍵問題是這艘構裝戰艦它顯然是古亞特蘭蒂斯人的産品,而亞特蘭蒂斯人就是人魚族。這個人魚本身就是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在海中生存的,所以船體是否漏水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的。而事實上這些戰艦在當年被使用的時候,很多戰艦即便是潛航模式下也是不關門的。
魔動機械本來就和現實世界人類建造的那些電器裝置不一樣,魔法裝置根本就不怕水,因為水對魔力的傳導能力其實很糟糕,也就是說對魔法來說,水是絕緣體。正因為這種特性,所以魔動機械是完全不怕水的,即便是泡在水裡也可以正常運轉,絕對不會因為漏電之類的問題而出現故障。這再加上美人魚本身就不需要生活在空氣中,所以即便是他們的潛水戰艦往往也是開著艙門航行的。
正因為亞特蘭蒂斯的族人都是海洋生物,所以才會導致這個智慧核心對於船艙進水這種事情毫無反應,因為這在這個核心看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完全沒必要提醒。
當然,雖然這些戰艦是可以在完全被灌滿水的情況下航行和戰鬥的,但是通常情況下它還是會在潛水時保持內部處於幹燥狀態。這種行為並不是為了保養船隻,而是考慮到戰鬥效能而這樣做的。畢竟水的高密度會導致爆炸沖擊波的傳遞變得更加簡單,因此在樹下,沖擊波的殺傷力比在空氣中要大很多。因此。如果艙門處於開啟狀態,而船艙內充滿海水的話,那麼萬一有什麼爆炸物在船身附近爆炸,那麼堅固的船體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的,可船艙裡的人可就要遭殃了。一發普通的魚雷搞不好就能把船艙裡的人全都給震死。反之,如果船艙在航行時是密封的,艙門處於關閉狀態,那麼有東西在船身附近爆炸的話,沖擊波會被船體外殼吸收,之後再傳遞給船艙內部的空氣。而這個沖擊波經由空氣再傳導到人員身上的時候威力已經下降了很多。傷害自然就會大幅度下降。
事實上除了傷害控制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為了航行效能。封閉船艙使船內充滿空氣就會使戰艦的整體質量降低,這樣航行的時候慣性就會下降,自然運動效能就會大幅度提升。不但節約動力能源。航行過程中的靈活性也會大幅度提升。還有。人在空氣中受到的阻力會遠低於在水中的阻力。因此如果船艙內都是水,那麼操作人員的動作必然會變慢,這無疑進一步降低了船隻的效能。最後一點。船身完全密封的情況下會形成一個整體,此時流體力學方面的優勢將得以發揮出來,而如果艙門都開著,灌了一肚子水的戰艦根本談不上什麼流體力學造型了,阻力會被增大很多倍。這種情況下自然影響戰術效能。
因為這些原因,這些構裝戰艦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在封閉艙門後才進行下潛的,只是因為亞特蘭蒂斯族人的特殊屬性,所以即便是不封閉艙門,智慧核心也不會去提醒,因為他覺得這個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這戰艦上有特殊的排水裝置,即便是內部灌滿了水,只要想,就可以隨時關閉艙門並將內部的水抽出去。
雖然這個二貨智慧沒有及時提醒我們,但好在防水的方法不是很麻煩,加上大家速度都很快,所以總算是沒有人嗆水。
呆在潛水戰艦的艦橋之中明顯就和坐潛艇不一樣了。潛艇基本上就是個大悶罐,外面有什麼基本上都是兩眼一抹黑,就算有窗戶你也看不出多遠的範圍去。但是,潛水戰艦不一樣。這玩意的駕駛艙前方的觀察窗似乎是使用了特殊的魔法成像技術,從這艦橋往外看,能明顯感覺水下的環境變的非常的清晰,我們不但能看到和艦橋直線距離超過四百米的船首,甚至還能往前再多延伸出去五百米左右的視線範圍。
在水下能有接近一千米的觀察距離,這可不是單純眼睛好就能做到的事情。水對光線的阻礙作用可是比空氣好的多,加上這裡是深海,水深非常大,周圍都是漆黑一片,這個戰艦上又沒有使用任何的照明裝置,居然還能有這樣的視線範圍,這實在是一種非常牛的設計了。
當然,雖然這個設計非常的實用,而且看起來也很牛,但這個原理倒是一點都不複雜。我們都知道有種魔法叫做水鏡術,作用除了超鏡子之外還可以用來當顯示器用。使用水鏡術配合一些遠端的觀測魔法,例如巫師之眼之類的,就可以直接看到很遠的地方發生的情況。眼前這個艦橋內的觀察窗上顯然就是使用了恆定水鏡術,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外面的情況。而雖然我們看到的好像是從這裡看到的畫面,但其實這些都是魔法將遠處的影像傳輸到了水鏡術上顯示出來的畫面,就好像這個艦橋的所有窗戶其實都是顯示器,只不過它們都連線誒著遠端攝像機,所以看起來好像我們能看到外面的畫面,其實不過只是魔法影像構建的虛擬情況,並不是我們真的看到了那個地方。當然,因為這是實時傳輸的影響,所以雖然不是我們真的能看到那麼遠,但用於指揮作戰和航向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得益於這種貼心的設計,在艦橋之內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圍的環境,這對我們的指揮帶來了巨大的好處,而實際上這船上還有其他一些觀察手段可以提供更大距離的觀測。
其實海戰之中,不管是水面還是水下,都很少直接依靠視力進行戰鬥的。畢竟不管是遊戲裡還是遊戲外,現在大家使用的戰艦上的武器射程都遠超我們的視力範圍,所以用眼睛顯然不太適合控制戰鬥。在遊戲內。我們主要使用的方式有幾種,一是魔力感應、二是聲吶、三是第三方偵查。
魔力感應有點類似雷達,但是和現實中的雷達不一樣,這玩意的主動感應範圍很小,反倒是被動感應距離超級遠。不過,這玩意和現實中的雷達不一樣的是沒法精確定位,只能用於概念性偵查,也就是告訴你哪個方向有人,大概距離多遠,其他的就沒辦法感應了。
生吶在遊戲裡也是分成兩個部分。主動生吶在遊戲內不是用儀器。而是用生物來實現的。遊戲裡有很多帶有聲吶定位能力的魔獸和智慧生物。而這些魔獸大部分是可以捕捉成為魔寵的。至於那些有靈智的海洋種族,只要搞好關系就可以僱傭他們充當生物生吶使用,至於說被動生吶,其實就是水中聽音器。因為聲音在水下傳播的距離比在空氣中要遠很多。所以使用定向性的水中聽音器就可以發現大型船隻的聲音從而提前捕捉到對方的位置。
最後一個第三方偵查其實目前只有我們行會在用。其代表性的存在就是我們行會的前導艦。前導艦自身沒有多少火力。自身排水量也不大,但是卻裝備有大型戰艦級別的推進器以及最好的光學觀測裝置與水晶通訊器,它的作用就在於提前偵查發現目標。然後利用三角定位確認目標與本艦隊的相對位置,之後引導主力艦隊在視距外進行超視距攻擊。
這艘構裝戰艦顯然也是配備有專用的水下偵測裝置,而且可能非常的強力,因為這個玩意在我們剛離開那個港口隧道的時候就發現了前方的幾艘逃離的潛艇。
實際上我們為了啟動這個構裝戰艦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了,所以這個時間內對方應該跑出很遠了才對。我們之所以堅持要追擊主要是因為我們這邊還能聯絡到山本五十五的水晶通訊器,所以可以做簡單的定位,這才是我們能夠確定自己不會跟丟的原因。
但是,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個構裝戰艦居然有如此強力的偵測裝置,剛一出港立刻就發現了目標。
“對方的距離和方位?”我大聲問道。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前面的觀察窗果然就是覆蓋了水鏡術的顯示器,上面直接給出了附近的海圖,而且還是海底航線圖。這東西本身的價值就相當可觀了。
“你居然有海圖?”
“這是預存資訊。”構裝戰艦直接回答道。
我們雖然剛開始挺驚訝,但是想想也就釋然了。這構裝戰艦畢竟是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而和我們不一樣的是亞特蘭蒂斯是海洋種族,對我們來說描繪海圖尤其是水下海圖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但是對亞特蘭蒂斯人來說卻是一件相對來說要簡單很多的事情。雖然因為面積的原因,繪制海圖本身也是非常艱苦和長期的工作,但畢竟亞特蘭蒂斯人是可以在水下正常生活的存在,所以他們繪制海底地形圖就要比我們要簡單多了,畢竟他們可以一直呆在海底不用上浮,這可是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暫時沒有去管海圖的問題,我直接看了下顯示出來的海圖上標記的位置。這個海圖很簡單,除了地形之後只有兩個點被標記了主來,而且每個點旁邊還延伸出一條折線,在這個折線的盡頭寫著一些資訊,當然用的是亞特蘭蒂斯語,而內容則是讓人相當吃驚。
地圖上標記的資訊除了有對方的位置、航向、當前速度這樣的資訊之外,居然還有對方的船隻名稱、船型、噸位以及所屬情況。
剛開始聽說發現目標的時候我們還以為是這個船上的探測系統很牛叉,但是現在看來並不是這麼回事,因為探測系統再牛也不可能連人家的船名和船隻所屬情況都偵查出來吧?這些可都是人為標記的東西,並不是船的固有屬性,再牛的探測器也不可能讀出這種資訊來的。
果然,在我出聲詢問之後那個核心立刻回答道:“顯示資料是透過遠端通訊獲得的資訊,目標船隻和本件屬同一陣營船隻,雖然未裝備構裝生物核心,但擁有通訊系統,本艦已經與目標船隻進行了雙向捕捉。現在可以進行遠端資訊共享。”
“居然還帶這樣的嗎?”克莉絲蒂娜在旁邊感嘆道。
“連我們自己的水晶通訊器都是從亞特蘭蒂斯人那裡弄來的技術,那麼既然亞特蘭蒂斯人有水晶通訊器,自己弄出可以共享資訊的通訊器也就不足為奇了。”金幣說道。
我看了看阿嫡娜,然後問道:“你們的那個亞特蘭蒂斯好像和這些古代的亞特蘭蒂斯人的技術比起來沒有絲毫進步還退步了很多啊!”
阿嫡娜一點都不避諱的點頭道:“是的,亞特蘭蒂斯在很久之前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海戰,之後的事情你之前聽說過一些,而我知道的其實也不太全面,只知道之前的亞特蘭蒂斯族層因為外部戰爭導致內部分裂,我們只是其中一支分裂出來的力量而已。技術這種東西您應該清楚,科研人員的分散會導致技術的流失。現在我們能儲存目前的技術水平其實已經算是很幸運了。而且。主人你第一次到我們亞特蘭蒂斯的時候,我們的技術其實已經比當初剛剛分裂出來之後的情況要進步了一些,要是我們剛分裂那會,情況只會更糟糕。”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後轉向智慧核心說道:“你和對方的共享距離有多遠?”
“大約三百海裡。”
“不錯。還蠻長的嗎。”我說完之後立刻道:“那既然這樣就不要追太近了。對了。對方的探測器範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