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詢問道的那些研究員並沒有立刻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先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討論,最後終於有人開口道:“如果可能的話我覺得既然無法解析這個複雜部件的內部結構,那我們倒是不妨先確認一下那個結構較為簡單的裝置內部的高能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不是高危物質的話,我覺得完全可以先抽幹那種高能物質,這樣剩下的部分就等於是沒有炸藥的定時炸彈,即便定時器啟動,沒有直接生效的部分,也不會産生危險。”

另外一個研究員點頭道:“說的有道理。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先進行一下殼體掃描,並且最好能進行取樣,因為我們不確定殼體內部物質的特徵,而且這個罐體既然是這種形狀,那麼不排除它可能是個加壓容器的可能性,所以我覺得我們最好還是使用可增壓的抽取裝置,不然的話萬一內部是高壓物質,很容易發生洩漏。”

“這個建議不錯。”旁邊的一個研究員透過通訊器問道:“會長你會使用增壓溶液抽取器嗎?”

我點點頭道:“不要以為我只會大大殺殺,你們稍等,我來做。首先是斷層掃描是嗎?”

“對,請將功率調整到最低,以防意外啟用高能溶液。”

“明白。”我說著便開始小心的控制著旁邊的儀器對這兩個無法拆解的物體中較大的那個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內部結構掃描。之前我們只是大概看大了這個東西的內部結構排列。知道其內部有大量空間,但是具體資料並不是很詳細,因此現在還需要做更加詳盡的測量。

不知道是我們行會的裝置比較好,還是那種高能溶液其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不穩定,反正探測過程中並沒有出現任何變化,最後我們得到了清晰的,帶有尺寸標準的內部結構測量圖紙。

有了這個詳細資料,剩下的工作就是採集缸體材料資料。這個工作並不複雜。只要在殼體上弄點碎屑下來就行了。當然,之所以不擔心內部使用特殊材質,是因為剛剛的結構檢測並沒有發現缸體是由兩種材質構成的,所以可以確定缸體本身是一體鑄造件。

使用專用工具收集碎屑的工作並不複雜,我只用了幾分鐘就完成了採集和檢驗的工作,最後得出的資料顯示這個缸體就是一種還算不錯的鋼材,硬度和韌性都相當優秀。但它依然只是普通鋼材,不是魔法材料。甚至於連特種合金都算不上。

確認了這個殼體材料沒有抗腐蝕特性後我們就可以確定裡面的東西也沒有腐蝕性了。於是我便開始了最後一個步驟,也就是內部溶液的抽取。

因為怕這個玩意內部是高壓狀態,所以抽取裝置也是專用的。這個特殊裝置外面有一圈好像夾子一樣的東西,使用這個玩意將整個裝置徹底固定在那邊那個缸體外部,接著將一個好像鑽頭一樣的東西頂在缸體表面上。這個東西的外部確實是個鑽頭,不同的是它的中央有兩個洞,可以穿入物體內部。當鑽頭成功突破外殼進入內部之後。那兩個孔洞中的其中一個就可以從缸體內部抽取內部溶液出來。當然,這個抽取也不是簡單的抽取。因為缸體內部可能有高壓,所以這個抽取管道也是加壓的。而且可以調節壓力大小,為的就是抽取內部溶液的時候防止內部溶液因為過高的壓力而整個噴出來。至於說另外一根管道,這個當然也是有用的,它的功能是向罐體內部填充惰性氣體,為的就是針對某些自帶壓力感應的裝置進行壓力平衡。要知道我們之前可是見到過很多種帶有壓力感受器的炸彈箱的。看起來是個普通箱子,但是隻要稍微一開啟,內部壓力一消失,立刻就會爆炸。這種設計可以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應用也很廣,我們行會以前幾乎每個月都能收到三四枚這樣的炸彈。

將整個加壓抽取器固定好之後我便開始操作裝置完成鑽孔,這個過程並不慢,雖然鑽頭推進速度不快,但缸體畢竟不是牆體,它也就只有那麼點厚度,即便鑽頭深入很慢,也只用了十幾秒就鑽穿了外面的缸體深入到了缸體內部。

幾乎就在我這邊的鑽頭鑽穿了那邊的缸體的瞬間,我身後的幾臺儀器突然就發出了尖銳的蜂鳴聲,放棄操作機械手,我迅速的跑到那些儀器前觀察了一下。果然,報警的是增壓鑽頭連線的壓力感受器。讀數顯示這個鋼瓶內部的壓強高達一萬五千個大氣壓,這樣的壓力下如果是使用普通裝置在缸體上開孔,那麼這個東西必然會直接將深入內部的鑽頭給頂出來,也就只有眼前的這種裝置才能保證安全不洩露的傳入瓶體內部了。

鑽孔完成之後剩下的部分就簡答了。直接根據那邊的壓力表上顯示的讀數開始操作抽取器,將抽取器上的壓力閥門調整到顯示讀數一樣的標準,接著拉開控制閥,抽取器的尾端管道連線的一隻高壓強化玻璃瓶內立刻就流出了一種藍色的,其中帶有點點閃光的粘稠液體,看起來非常的清澈,非常的漂亮。

“這東西……怎麼看著像液化魔晶蒸汽啊?”

“什麼像,這根本就是液化魔晶蒸汽好不好?”

“好像還真的是液化魔晶蒸汽啊……在我成功抽出那些藍色液體的同時周圍那些透過通訊器觀察著我這邊進度的研究人員立刻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不過對於他們的議論我倒是沒有什麼太大反應。說起來眼前這個東西看上去確實是很像液化魔晶蒸汽,至於具體是不是。這個也簡單,直接測試一下不久得了?

“都安靜,我要測試下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液化魔晶蒸汽,說不定只是看起來像呢。”

“對,應該測試一下。”

既然研究員們都贊成,我自然也就不再遲疑,直接開始進行測試。

因為我們行會自己也有生産液化魔晶蒸汽,所以想要測試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液化魔晶蒸汽。那方法太簡單了。再說那邊的罐子裡反正還有很多,也不在乎浪費一點點,所以我直接就使用了最暴力的方法,直接拿著一個瓶子走到了實驗區外面,然後四下看了看,對準遠處的一堆建築垃圾就扔了過去。

啪,轟。玻璃瓶在我的投擲下速度驚人。撞上那堆建築垃圾之後立刻就爆裂開來,而後不等玻璃片落地。其中的液體便發生了劇烈爆炸。一個翻滾著得大火球直沖天際,沖擊波甚至將那堆建築垃圾全給吹飛了。

看到這個結果其他測試也就不用做了,我直接就跑回了實驗區內部對著通訊器說道:“應該就是液化魔晶蒸汽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是說這東西是以液化魔晶蒸汽為動力嘍?”一名研究員問道。

我點點頭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本身就是高能武器,其釋放的能量相當龐大,並不是一般物質可以提供的,所以使用液化魔晶蒸汽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再說這個東西來源於俄羅斯。而液化魔晶蒸汽技術就是俄羅斯人先搞出來的,這樣說起來的話。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用液化魔晶蒸汽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邊的研究員們首位思考了一下就認可了我的觀點,不過我們這次不是來討厭這個東西的設計歷史的。我們想知道的是這個東西具體是怎麼生效的,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來實現其龐大的殺傷效果。要知道液化魔晶蒸汽雖然能量密度很大,但是直接引爆它卻是最浪費能源的一種做法,想要充分利用液化魔晶蒸汽中所蘊含的龐大能源,最好的方法還是將其轉化為別的殺傷效能量,而不是讓其以魔法能量的形式直接爆發出去,那樣是很不劃算的。

正因為直接利用液化魔晶蒸汽來當做炸彈是種相當浪費的行為,所以我們行會雖然想出了不少液化魔晶蒸汽的利用方法,但是卻很少製造液化魔晶蒸汽炸彈,即便是有也是作為關鍵時刻應急用的,並沒有大規模使用。相比之下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表現出來的殺傷力就明顯要高的多,至少從眼前這個罐體的體積來判斷,其內部的液化魔晶蒸汽爆炸的效果,可能會連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生效後殺傷效果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此高效的能源利用率才是我們研究這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重要目的之一,否則的話如果單純是為了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只要弄很多液化魔晶蒸汽放在一起做個超級液化魔晶蒸汽儲存罐當炸彈扔就行了,何必還要費勁巴拉的研究這玩意?

既然已經確定了這裡面裝的都是液化魔晶蒸汽,拿我也就不用太小心了,直接一二三將這裡面的液化魔晶蒸汽全都給抽了個幹淨,直到確認罐子裡已經空了之後我才把那個抽取器給拆了下來,至於旁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現在它已經不能叫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

一枚核彈,如果裡面的核物質被拿走了,它還能叫核彈嗎?所以說,眼前這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實已經不能叫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因為它內部的反應物都不見了了。現在即便是我們誤觸了那個起爆器,這東西最後點火的時候也頂多是造成一次小規模爆炸,根本不可能有多大威力。

“ok,最危險的部分我完成了,剩下的就拜託你們了。”

我畢竟不是專業人員,也不是搞研究的,之前那是逼不得已,畢竟行會裡我是反應最快的人,而且萬一這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真的爆了,我好歹還能用絕對屏障擋一下,而一般研究人員除了等死,大概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反應不過來吧?

和通訊器那邊的人員簡單的說了一下,讓他們來接收這個東西。然後我就離開了這邊的研究所,不過我並沒有留在國內,而是直接從艾辛格轉道去了日本。

從支點城出來之後我便直接指揮飛鳥朝著一個方向飛去,然後很快我們就到達了一處深山之上。收起飛鳥之後我直接將自己的翅膀包裹在了身體周圍,然後整個人好像一枚炸彈一般朝著地面直追而下,不過就在即將撞擊地面之前,我卻是突然一下展開了翅膀,整個人的下落速度立刻一頓。跟著便猛的從下落變成了往前滑行而去,整個人就這樣貼著樹梢一掠而過,再往下一點點就會撞到樹冠上了。

以這種超低空飛行的姿勢順著山勢向前,隨著周圍的密林越來越密集,前方逐漸出現了一道峽谷。這個峽谷的入口是一段十幾米長的一線天。所謂一線天就是被兩道懸崖夾在中間的山谷,在這種山谷之中你抬頭往上看的時候就只能看到一條直線上的天空,所以就被稱為一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