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另類成員入夥(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殷九的不理解我們也沒法跟她解釋,不過好在我們也不用跟她解釋,看她沒再問我們也就不說了直接開始進行降臨操作。
在大家給雷做準備工作的時候,主管這邊也和我說了一下雷的大概情況。根據主管的介紹,雷應該是我們龍緣集團的第一個真正具有核聚變能力的生物兵器,雖然這個技術很早之前就在第四特區裡找到了,但是就好像扔給原始人一整套汽車設計圖,他們也造不成汽車來一樣。可控生物核聚變是一種高階到很多人一聽就覺得絕對沒可能的技術,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得和我們現在的技術有多大差距?
蒸汽機發明之前你要跟人說有個車子不用牲口拉自己就能跑,別人絕對說你腦袋有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你要跟人說人類能飛上藍天,別人照樣會說你腦袋有問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之前,你要說人類能跑到月亮上去,照樣有一群人說你腦袋有問題。
就和那些東西一樣,可控生物核聚變技術就是這樣一種高階到普通人根本就無法接受的技術。作為可控生物核聚變的前置技術,必須存在的一項技術就是冷聚變技術。
正常的核聚變需要在幾千萬度的高溫下才有可能進行,人類目前根本無法控制這種高溫,所以我們最終能搞出來的就只有核武器,因為那玩意不用控制。一次性引爆就完事了。但是要讓核聚變成為一種能源而不是單純的當成炸彈用,那就必須要控制住這幾千萬度甚至是更高的溫度才行。可問題是人類目前找不到任何材料能耐高溫到幾千萬度。而且,即便有東西能抵抗這種溫度,那也沒用。首先就是幾千萬度只是核聚變的開始溫度,一旦核聚變開始,原子聚變時所發出的能量會瞬間將這一溫度繼續向上推,溫度超過幾億度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抵抗幾千萬度高溫的材料顯然還不夠,必須要抵抗幾億度的高溫才行。
除了耐高溫材料不達標。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點火裝置。
氫彈爆炸時只要一次性將所有核物質都反應完就行了,所以只需要一次點火就ok了。但是,如果是作為能源來使用,那就不能只進行一次點火了。如果是建造大型核電站,那麼其中的核聚變反應堆當然可以點一次火就幾年或者幾十年不再熄火,但問題是我們不是要做電站,我們需要的是常規可攜帶能源。
對於一個生物體來說。核聚變産生的能量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我們不可能一直進行核聚變。否則的話能量超過承載上限只會讓生物體能量過載從而被燒焦。因此。生物核聚變技術實際上應該是一種單次單原子的聚變,每次只動用一個氘和一個氚原子進行聚變反應,在這個過程中産生的能量將是核聚變允許的最低能量釋放量。
當然,這個能量依然大的驚人,因此即便是隻用兩個原子進行反應,生物體也不得不進行間斷性反應以保證自身能量不至於超載。那麼問題就來了。以生物技術的特點來說,每次精確的只輸出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氚原子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你要怎麼點燃它們?
氫彈中的核聚變反應時依靠一枚小威力的原子彈進行裂變反應産生高溫從而點燃聚變反應的,可是生物體不能每次都用一個低階核裂變來點燃聚變反應吧?再說就算可以這樣做。生物體的肌體也根本頂不住那樣的高溫。這也就是殷九不相信我們的原因。在她看來我們沒法讓生物體抵禦那樣的高溫,所以她覺得我們做不到。
但是。就像第一枚人造衛星成功入軌之後人類便相信自己可以登陸月球一樣,只要看到一個可以理解的支點,後面的東西就可以想象了。
我們得技術支點就是冷聚變技術。冷聚變聽名字就知道是一種在常溫下,或者是稍高於正常溫度,但是在可承受範圍內的溫度的狀態下進行的一種核聚變。
這種核聚變的優點是不需要那幾千萬度的高溫環境了,這樣也就不用擔心材料問題了。我們龍族使用的生化細胞雖然比人類的細胞強出n多倍,但說白了我們也還是血肉之軀,強度確實比人類強很多,幾百度的高溫我們也能堅持一段時間,就是上千度我們也可以拼著被燒傷頂個十幾二十秒的,可問題是,核聚變不是幾千度也不是幾萬度,那是幾千萬度,這種溫度下我們連一秒都不用就會直接被氣化。
總之,我們是不可能在生物體內使用熱核聚變技術的,至少現在不行,除非我們將來解決了熱核聚變的耐高溫問題。
雷的體內使用的可控生物核聚變技術就是這樣一種基於冷聚變技術的超級反應系統,這個系統依靠一組特殊器官儲存一定量和核聚變反應物,然後以每次兩個原子的量輸出原子進入反應腔,之後反應腔會使用超強的電磁活化技術讓核物質在低溫下進入活躍狀態,之後就是核聚變。此後,核聚變將産生超高溫以及全波段的放射效能量,不過這個反應腔的內壁將被一層厚厚的堆積物包裹,而這些堆積物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化學物質。
人體細胞的能量來源於atp的分解,而這種物質將在雷的體內代替atp生效。不,應該說是這種物質的分解物質將代替atp産生能源。當核聚變發生後,高溫以及全波段能量輻射將被這種物質吸收,然後這種物質會因為吸收這些熱量和輻射能而分解,分解後的産物為兩種不同比重的液體物質。
兩種液體會被反應腔外壁吸收。然後輸送到全身各處細胞中,兩種物質在分別進入細胞中之後就會起到和atp一樣的作用。它們在細胞內發生化合反應,釋放能量,然後變回最初的那種神奇化合物,並透過體內迴圈系統被重新收集送回反應腔等待下一次的聚變反應釋放能量使其再次分解。
這種迴圈單靠一個反應腔顯然不夠,因此實際上雷的體內一共有八個這種反應腔,加在一起剛好比人類的整個消化系統略大那麼一點點。考慮到雷的體型本身就比人類要大了一圈,所以這種體積完全可以放到他的腹腔內。反正有這個東西之後雷的消化系統只需要保留最基礎的一點消化能力就夠了,身體使用的能量全部來自聚變反應,進食僅僅是用來補充物質損耗,如果配合龍族的超高效自體迴圈系統,實際上雷可能幾十年也不需要進餐。
在跟我解說完雷的特殊之處後,那個主管就小心的跟我說道:“神林啊。這個情況我也跟你說了,所以拜託你。千萬要小心使用你這個部下的能力。因為體內有八個核反應堆,所以你可以想象的出他的能量強大到什麼程度。而且我們這是第一次正式使用這種東西。所以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安全,你一定要多注意他,萬一發生洩漏或者反應不正常之類的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想辦法帶他遠離人員密集區。雖然理論上說,即便是反應堆出了問題,頂多也就是小範圍的放射性洩露,畢竟聚變反應物的放射性是要低於裂變反應物的,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也不敢保證他體內儲存的核物質在戰鬥中就一定不會發生意外反應,尤其是擋他遭到攻擊並且受傷之後。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
“這個我清楚。畢竟現在的雷基本上就是個會走路的核電站,不管多小心都不算過分。”
主管聽我這麼說總算是放心了不少。至少沒有大大咧咧的把這個事情不當事,而是相當的認真對待了這個問題。不過,說完這個事情他很快就興奮了起來,然後笑著說道:“雖然那八個反應堆挺讓人擔心的,不過也拜這八個反應堆強大的輸出能量所賜,你的這個手下將會擁有你們所有人迄今為止都沒有裝備過的百億兆瓦級定向能武器。”
“你說什麼?百億兆瓦級定向能武器?你你你……你們把殺手衛星上的陽電子炮裝他身上啦?”主管那句話差點沒把我嚇的一屁股坐地上。百億兆瓦啊!那是什麼概念啊?還記得上次在太平洋上發現的那個美國人幫助日本人制造中子穩定劑的秘密基地嗎?當時我就用殺手衛星給那個島來了一發,結果整個島都被蒸發了。這還是從太空中打下來的,中間被大氣層散射掉了超過三成以上的能量。你說這種威力要是在敵人面前開火會怎麼樣?我覺得反正啥也別指望擋住這種攻擊,一炮能從城市這頭穿到那頭去,中間一切擋路的東西統統氣化,搞不好附近的東西都會被一起蒸發,而且射線可能還會射穿大氣層一直打到太空中,運氣不好說不定半路上還能捎帶著幹掉幾個路過的衛星啥的。
“你們說什麼呢?老大怎麼這麼大反應?”斯哥特發現我在這邊的反應就湊過來問了一下。
這種事情他們遲早要知道,我也沒打算隱瞞,直接抬頭說道:“他們給雷裝八個聚變反應器,而且還配備了百億兆瓦級的能量武器。”
“百百百……百億兆瓦級?”斯哥特和我反應查不多,說話都哆嗦了。“你們這是準備給他近戰用的?你確定不是用來打衛星的?這東西是常規武器嗎?著他爺爺的是星球防衛炮好不好?”
“哎呀,你們別那麼大反應嗎。這個東西說起來時百億兆瓦級,其實沒你們想的那麼嚇人。我說的那個是極限功率,真玩那種大招一次就能把你們的同伴抽幹。平常使用的時候應該還是常規威力發射,最多也就幾萬兆瓦頂天了。”
“幾萬兆瓦嗎?那倒是還能接受。”
幾萬兆瓦聽起來確實數字挺大,不過實際上這個級數的能量武器也就是比一般的動能武器稍微厲害一點而已。要是想要有個直觀的認識的話。可以這樣說。百萬兆瓦級的能量武器,大概可以在一秒之內將一個人完全烤焦,對於金屬的話,大概每妙可以穿透十幾厘米的厚度,如果持續照射,那就可以一直往裡深入,在戰場上的話,打個坦克點個飛機什麼的絕對很好用。因為飛機只要被持續照射零點三秒以上就基本別想再飛了。坦克比飛機皮實一點,但是也最多能扛個三五秒頂天了。至於軍艦的話,那玩意就看你打哪了,你要是想把船弄沉,那估計得折騰好幾分鐘,不過要是隻想讓戰艦失去戰鬥力,那就簡單了。對著天線區照射零點一秒就ok了。保證對方立刻變成聾子和瞎子。
不管怎麼說雷身上的這個能量武器絕對是個大威力的非常歸武器了,而且能不用最好不用。畢竟功率太大了。連帶傷害肯定小不了,即便是定向能武器,輸出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照樣會有擴散傷害的。
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後我就問了下雷身上的武器到底是什麼型別的能量武器,結果對方說雷裝了不止一種能量武器,而且威力都很大,讓我們以後自己慢慢試。
既然讓我們自己試,那我也就沒再問了。直接開始了最基本的引導工作。
首先登陸遊戲找到雷,然後和他說了一下有關於要帶他去現實世界的事情。不過和之前的兩位不太一樣。雷的智力水平並不是很高,而且和人類的外形區別也很大。可以說是介於人形和非人形生物之間的一種狀態。另外,雷的性格也是比較沉穩,但是激動起來容易狂暴化,不過我能控制他的這種情緒,因此問題不大。
基於雷不戰鬥的時候比較安靜這個特點,所以我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提醒了一下一會的注意事項讓他別掙紮,然後就退出了遊戲先到外面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