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夏料理的一個專業術語。

有很多華夏菜式都命名為“炒球”,比如:炒鱸魚球、石斑球、龍蝦球等等。

其實方法皆因傳統的做法是在魚塊上刻上刀花,在烹煮時,高溫下,魚塊受熱後捲成球形,故此得名。

只是現在這種做法很少了,餐館和酒店大多以切魚塊為多,但華夏料理上仍習慣性把這型別的菜式稱為“炒球”。

白小白用麒麟黑斑刀把桂魚剔骨後,片成魚肉塊,再在魚塊上刻上刀花。

將花刀魚肉片放入不鏽鋼小盆中,加入調味料醃製入味,靜置備用。

將西蘭花蕾連莖切成規則大小幾乎一致的小花蕾,清水洗淨後。

在灶臺上架上煮鍋,加水燒開。

倒入切好的西蘭花焯水一分鐘。

焯水是為了去除西蘭花表面的髒東西,而且焯水後,西蘭花有七八分熟,接下來炒出來顏色更翠綠,而且更容易完全炒熟。

焯水完畢後,撈出西蘭花,瀝幹水分。

在灶臺上架上炒鍋,倒入適量花生油。

這一步驟不是直接炒菜,而是為了讓桂花魚過油。

只有過油後,桂魚定了型,在接下來的炒制過程,魚肉就不會散開了。

等鍋中的油燒熱後,倒入醃製好的桂魚。

為避免破壞魚肉纖維組織完整性,白小白不用鍋鏟,只是輕輕顛鍋,讓每一塊桂魚肉都充分過油。

用中火過油至八成熟,瀝幹油,桂魚肉片就過油完畢了。

過油後的桂魚肉片,品相完好,魚肉微微卷起,成了桂魚球。

白小白在炒鍋中留下少量油燒熱,隨後加入少量薑末、蔥段炒香,加入少量黃酒爆香。

加入鹽、糖等等調味料,然後加入焯過水的西蘭花,和已過油的桂花魚球。

開大火。

king靈礦朗——

翠綠的西蘭花,和白嫩的桂魚肉,在火焰的作用下,彼此呼應交叉。

魚肉香味和西蘭花的香味,一點一點融合。

香味四濺,撲鼻而來——

最後水澱粉勾個薄薄的芡汁便大功告成了。

白小白料理完畢,關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