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晉陽(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中三萬兵馬由大將顏良率領,進攻河內;兩萬兵馬由大將文丑率領,進攻上黨;袁紹則親率六萬步卒、一萬騎兵進攻太原,餘下兵卒、民夫交由坐鎮後方的沮授、淳于瓊等人排程,輸送供應大軍糧草輜重,防範隱匿山林的黑山賊的騷擾襲擊。
眼下,各路兵馬如期攻入太原、上黨、河內境內,並且捷報頻傳,大軍的勝利指日可待。
比如太原一路,袁紹的大軍就已經將敵將曹鳶牢牢圍困在了晉陽城中,困守城中的敵軍將士插翅難逃,儘管他們在曹鳶的率領下,拒絕投降、負隅頑抗,可袁紹有絕對的自信,自己能夠率軍將晉陽這座堅城攻陷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連易京那樣棘手的樓櫓、營壘,都被河北大軍前仆後繼地踏平了。
“聽!你們有沒有聽到隱隱約約的笛聲。”
心事如潮的袁紹突然聽到從遠處隨風傳來了一陣斷斷續續的笛聲,他乍聽之下,原以為是山風呼嘯的變換,可傾耳聽了一會,覺得是笛聲無疑,這才轉首看向身邊跟隨上樓的逢紀等人。
逢紀早在袁紹之前就聽到了這遠處敵牆方向的笛聲,他趁著袁紹登樓沉思的空隙,已經先問過其他守值的軍吏了,當下立即答道:
“明公,在下也聽到了,是笛聲,而且是城牆上傳來的。”
“哦,是晉陽城上的笛聲?”
“是的,聽軍吏稟報,這兩日來,一到夜裡這個時辰,敵牆上就有笛聲傳來,時而激昂,時而低沉,夜探的斥候回報,說是城牆上有一個文士帶著敵軍士卒,吹起了笛、壎。”
“那看來是城中的守將擔心晉陽久困之下,人心思變,這才想出了這夜間吹笛的計策,用以鼓舞士氣、安撫人心。”
袁紹也是統帥大軍的將帥,他當然知道身處沉悶枯燥、軍法嚴苛的兵營之中,時間一長,離家日久、飽受征戰勞動的底層計程車卒們身上就會產生種種戾氣,這些戾氣既會傷人,也會傷己,擅長帶兵打仗的將領,都必須及時化解士卒身上多餘的戾氣,而這除了在戰陣上用勝利和軍功激勵他們外,還需要透過其他許多途徑來安撫、慰藉他們。
營妓、犒賞、剽掠、屠城,都是諸多途徑之一,當然,歌謠也是。
歌謠,有的時候會是瓦解軍心的楚歌,但更多時候,都是以激勵士氣、安撫人心的面目出現的。
袁紹舉目遠眺,伴隨著隱隱約約的笛聲,他似乎看到了在城牆上枕戈負甲的敵軍士卒面帶笑容、安然入睡,也不知道自己營中計程車卒,又有多少夜裡也會聽著這餘音嫋嫋的笛聲入眠的。
想到這裡,袁紹嘆了一口氣,皺著眉頭說道:
“你說,這會不會又是那個徐庶想出來的計策?”
河北大軍進軍幷州以來,原本就是治下計程車民前來投奔袁紹的絡繹不絕,如宗帥商曜、士人王凌,他們除了控訴西涼軍的種種暴行之外,還帶來了不少有關敵軍的情報。
據他們說,敵將曹鳶原本打算依託山險,在太行山阻擊河北大軍的深入,但有一個徐庶的幕僚獻策,告訴曹鳶說太原境內的民心向袁,大軍在外,郡中遲早生變,到時候曹鳶進退兩難、難逃兵敗,還不如堅壁清野,聚斂糧食輜重,毀壞莊稼穀物,驅逐老弱,扣押丁壯、質子,儲存實力據守晉陽堅城與袁紹的河北大軍抗衡。
這確實是一條毒計,也確實收到了一些效果。至少一路所向披靡的袁紹雖然順利攻入太原,可卻沒有機會在野外消滅曹鳶麾下的大股兵馬,並且袁軍就地籌集糧草也十分困難,只能夠透過後方的民夫輾轉太行東西,艱苦跋涉,轉運輸送大軍的糧草輜重。
“很有可能。”
對於這個號稱是潁川士人、遊學荊襄的敵將幕僚徐庶,南陽人的逢紀知之甚少,甚至連同為潁川人的郭圖乍聽此人名字,沉思良久,也是不斷搖頭,表示自己與潁川故人多有書信往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郡中有這個人物。
“待攻下晉陽,孤倒是要見一見,這徐庶到底是個什麼人。”
袁紹心懷恨意,面帶煞氣地說道。
過了一會,重新舒展眉頭的袁紹想到一事,又看著逢紀說道:
“昨日,張儁乂言稱晉陽高牆深壑,敵軍有死守之志,縱然大軍強攻圍困,急切之間也難攻拔,提議孤不如只留一裨將率軍在此圍困,然後率大軍取道南下,他願為前鋒,全力攻取河東等地。”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