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軍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勝了,勝了。。”
王平身邊僅存的十名板楯蠻兵百感交集,與其他絕處逢生、驚喜交加的守山士卒不同,他們有的訥訥無言,有的竟放聲痛苦起來。
王平帶了抱著必死之心去的三十個勇士,只帶回來了十個人,他們無疑是此戰扭轉形勢的神兵,可這代價也太慘烈了些。
山頭上的守卒同樣傷亡過半,若非身處絕境、無處可逃,他們只怕早已崩潰了。
很多人,還不敢相信,那如山如濤的敵軍,竟然就這樣撤退了,而自己竟然還存活在人世間。
但事實就是如此,劉備軍居然就在勝局抵定的情況下,撤退了。
在得知了張任、泠苞等蜀中兵將違抗軍令、擅自撤軍的訊息後,麾下兵力銳減的劉備思索再三,終於還是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
入夜後,劉備留下張飛率部斷後,自己帶著剩餘的人馬,灰溜溜地離開了走馬谷,遁入山林之間,循著原路趕往陽平關外的大營。
他們是在閻規、高柔、裴輯率兵渡過漢水之前撤退的,換句話說,王平、法正、馬岱等人,擊退了近十倍於己的強敵,憑藉一己之力守住了定軍山,守住了漢中。
此等大功,勢必要上達天聽,稟報到驃騎將軍的案前。
想到這一點,逃過一劫、次日再次登山的王平看著微笑的法正和負傷的馬岱,露出了牙齒,卻自覺自己僵硬的笑容有些難看。
“法君,馬君,我等守住了!”
之前還因法正、王平誆騙自己而心存怨氣的馬岱此時讚許地向王平頷首示意,法正眼中含著笑意說道:
“沒錯,我等守住了,我在山頭上看到,敵軍自亂陣腳,後軍大批益州兵卒無故撤退,看來是校尉的心腹一擊起了效果,竟讓敵軍內亂了起來。經此一敗,只怕劉備短時間內再難對漢中發起攻勢,漢中固矣!”
說著話,法正的眼光越過了王平、馬岱等人,彷彿穿過了崇山峻嶺,直達肥沃的蜀中平原。
他所想到的,比王平、馬岱等人所想的,還要深遠。
經此一戰,荊、益聯軍謀取漢中的作戰計劃只怕就要被打斷了,喧賓奪主、內亂突起的蜀中勢必會有一番龍爭虎鬥。
而這恰恰也是關西兵馬奪取天險、進軍蜀中的機會。
到那個時候,在定軍山一戰中大放異彩的三人勢必會在漢中諸多文武中脫穎而出,成為驃騎將軍心中入蜀的首要人選。
“這蜀中終有我等縱橫驅馳之地!”
法正眼中神采奕奕,望著高升的旭日,說出了自己建功立業、策勳廟堂的雄心壯志。
···
風在狹長的河谷地來回穿梭著,激盪著谷地內的植物,使之發出了聲聲的嘆息。周圍隆起的山脈橫亙南北,如臥倒的巨人一樣,投下巨大的陰影遮擋天空中的星光。
今夜無月。
閻行停下了腳步,任由身後的戰袍被夜風拉扯著。在他的面前,營地裡佈滿了星星點點的篝火,這分散在河灘上的無數火堆組成了一條搖曳的光河,令人目眩神迷。
在火光下,與此段接近乾涸的河流交相輝映,彷彿是兩條平行的河流,看到這一切,閻行的喉嚨不禁一陣發乾,思緒也有些渙散。
在幽州境內大規模修渠運糧、督造戰船的情況下,循著濱海道水陸並進的楊豐軍成功吸引了遼西烏桓的大部分注意。
而閻行則在隨後毅然領軍暗度早已廢棄的盧龍道,準備塹山堙谷,迂迴五百多里,直取塌頓割據的柳城。
在他麾下,是從諸軍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五千騎兵、八千步卒,軍中甲杖齊全、輜重充足,連步卒都配備了代步的騾馬。閻行很自信,憑藉著這支百戰勁旅,足以蕩平柳城數倍於己的敵人。
只是在兵臨城下之前,要先度過這幾百裡的崎嶇山路。
儘管有田疇的人馬為前導,但大軍在這山谷之間跋涉行軍,還是吃足了苦頭。
正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谷中的深秋充滿了不確定性,長途跋涉的人馬時而被秋老虎曬得滿身大汗,時而被料峭的秋雨淋溼了衣甲,行軍多日不得沐浴,任憑雨水、汗水混在一起,很多士卒的鎧甲已經長出了蟣蝨。
而軍中的困難還不僅僅這些,能供十幾人行走和供上萬兵馬行走的道路終究是不一樣的,為了保證戰馬和輜重車的通行,閻行不得不分出大量人手塹山堙谷、開闢道路,饒是如此,行軍途中還是不時出現人馬陷入泥濘、車輛墜毀山澗的事故。
再加上河流乾涸和人馬疾病等問題,行軍的速度一直被拖慢,原本預計大軍十至十五日就能走完的路程,竟然走了二十日還沒全部走完。
為了應付這些問題,閻行不得不留下兩千步卒押後看顧行動緩慢的輜重和傷病的兵將,並派出更多的兵卒在前方尋覓乾淨的水源、掘井取水。
但也有令他棘手的問題,比如說軍中與日俱增的怨氣。
底層的兵將埋怨主將將他們帶入這種艱苦難熬的處境之中,只是因為驃騎將軍的威嚴才隱忍不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