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偽裝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丕的司空府,略施手段化解了中樞內外的一場輿論危機。
以外戚身份執掌朝柄,歷來就是漢家故事舊例,也是權臣鞏固朝堂地位的捷徑,曹丕有了這一層身份,就能夠擋住朝野悠悠之口。
至於讓孔融出使江東,除了是要將自詡清流首領的孔融調出朝堂中樞外,也是因為另一位繼業者引起了司空府的注意。
年輕的孫權在繼承了兄長孫策留下的草創基業後,顯示出了令人矚目的統治才華,他在張昭、周瑜、程普等老臣的幫助下,內修政理、招攬人才、平定宗室之亂,外滅李術、進剿山越、攻打江夏黃祖,成功將江東基業帶入到了一個蓬勃向上的發展期。
眼下中原面臨著來著關西兵馬的強大壓力,必須集中兵力對抗強敵,因此要極力修復與周邊勢力的關係。
之前曹操已經透過歸還南陽南境幾座城邑的方式和荊州劉表達成和解,也派出能吏劉馥經營東南,所以曹丕的司空府準備繼續利用朝廷名爵來拉攏和鞏固與江東孫氏的關係,進一步確保後方江淮地區的穩定。
···
益州,涪fu)城。
歷經多月的磋商和轉圜,跨連荊益的聯盟終於達成,並在雙方有力的推動下,迅速有了成果。
羈居荊州的劉備率領一萬多兵馬乘船從江陵出發,溯流而上,經過夷道、秭歸、朐忍等關隘重鎮進入了蜀地,隨後在江州由劉璋派來的使者引導下,沿著內水前往涪城,沿途所經郡縣皆有糧草輜重提供,這使得劉備軍隊暢通無阻、士氣高漲地抵達了目的地。
今日,即是劉備和從成都趕來的劉璋兩軍相會之時。
“先生,備今日與劉益州相會,不知還有何教我?”
一早,劉備就率領一眾精銳部曲出營十里迎接劉璋的人馬。他本是弘毅豁達之人,只是此次入蜀所謀甚大,今日之會更是其中的關鍵,因此難免事到臨頭還心存顧念,他旋即在白馬背上轉首看向身邊的龐統,低聲問道。
因為劉備此番入蜀,名義上仍是荊州麾下的將領,而龐統名聲在外,多次拒絕了劉表的闢除,所以劉備不便在明面上授予他軍中官職,只得以先生相稱。
但這並不代表劉備不重視龐統。這幾月來,龐統暗中為他籌謀,所謀劃的事情一件件見效,而事前預判的劉表、蔡瑁、劉璋、張松等人態度、心思也無不準確,成功運用縱橫捭闔、因利乘便的手段幫助劉備脫離桎梏,這些勝利的事實使得劉備格外重視龐統,儼然已經將他當成了身邊的謀主,隱隱居於簡、糜、孫等人之上。
“事前既已謀劃妥當,將軍可不必多慮。”
龐統聞言微微一笑,輕鬆地為劉備舒緩內心壓力。
他以白身隨劉備入蜀,一路上也在全面觀察著自己選擇的這位主公,最後劉備的表現讓他甚是滿意,自己在心中給出的評語是“知人善用,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真明主也!”
單單在“得人”這一點上,龐統認為劉備就已經超過了當世的許多豪傑。
儘管半生顛沛流離,可劉備寬能得人,每到一處總有才俊舉家相隨,總能收羅勇士充任爪牙,除了在幽州有關羽、張飛、簡雍、士仁等原班人馬外,在徐州有麋竺、糜芳、孫乾,在豫州有陳到、劉琰,在荊州更有魏延、卓膺、霍峻、輔匡等軍中部曲效忠,此外又與劉表麾下的伊籍、向朗、陳震等文士交好,羽翼日漸豐滿。
因此,龐統愈發自信,認為有了自己的輔佐,劉備率軍從闇弱的劉璋手中巧取益州,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吾等此番相會,只展示兵將驍銳,而不外露軍容之盛,料想以劉季玉闇弱的性格,必定只會對將軍愈發敬重,而不會生出其他顧忌的。”
“如此便好。”
劉備得了龐統的寬慰,內心擔憂為之一空,從容地催馬向前。
事實證明,龐統的預想果然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