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兵敗(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譚膽怯無謀,孤幾番試探,其皆感恩戴德,必不敢生出異心。那如佐治所言,傳令讓公明小心戒備就是了。”
“明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此事還需慎重——”閻溫聞言眉頭皺起,還待再進言,卻已被閻行開口阻止。
“此事到此為止,孤意已決,此次出兵,必破賊虜!”
閻行的話讓帳中眾人一時皆緘口,時至今日,他的權威重如泰山,一旦決定下來了,就算元從舊部還對袁譚、徵烏桓之事有所異議,也不敢再出聲忤逆閻行的心意了。
···
勃海,南皮城。
“明公,閻軍一路北上,再無反顧,據軍中暗間回報,前軍已至無終城了。”
郭圖一臉興奮地將有關閻行軍隊的情報告知袁譚。
“大善!”袁譚聞言連忙從輿圖上找到了無終城的位置,當他確定了閻行確實是要帶兵進攻烏桓後,同樣興奮地搓了搓手,難抑歡欣地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事成矣。”
郭圖趁熱打鐵地說道:
“聽說閻賊為了運輸糧秣、開鑿溝渠,在冀州大發徭役,魏郡、鉅鹿、常山多地都爆發民亂,不少心懷袁氏的舊吏更是揭竿而起,何茂、王摩等舊部也遣人來告敵軍徐晃所部虛實,準備伺機接應我軍。。。明公,機不可失,此時正可趁機舉兵,奪取鄴城,截斷閻賊退路。”
“那派往鄄城、遼西的使者呢,可有訊息傳回?”
事到臨頭,袁譚最惦記的就是中原曹軍、烏桓騎兵這兩支可以引為臂助的盟軍。
“派遣鄄城的使者已經返回,曹軍願出兵北上相助,遼西路途較遠,使者還未返回。”
“也就是說烏桓援軍的訊息還沒有?”
聽到這裡,袁譚皺起了眉頭,對行動猶豫了起來。
在他心中,兇悍善戰的烏桓騎兵是最重要的臂助,只有他們大規模參戰,才能夠在幽州死死牽制住閻行所率領的關西兵馬。
但郭圖卻不這麼認為,他害怕袁譚重蹈其父袁紹多謀少斷、錯失良機的覆轍,連忙勸道:
“明公,只要有曹軍吸引徐晃軍的注意,我軍就能從容聚集兵馬,再加上在冀州有降將、舊吏接應,必能一路所向披靡,奪取鄴城的。”
“到時候,閻賊兵馬腹背受敵,烏桓人必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眾軍群起而攻之,閻賊兵馬難逃敗亡。時不可失啊!”
“時不可失,時不可失。。。”袁譚聽了郭圖的話,怔怔地念了幾句,想到被關西兵鋒壓得大氣不敢出的憋屈樣子,他臉色一暗,終於下定了決心,牙齒咬得嗤嗤作響,森然說道:
“出兵!”
···
在確定閻行率軍北上征討烏桓之後,袁譚終於露出了自己潛藏已久的獠牙,他在南皮城匆匆舉旗召集兵馬,隨即多路進軍,進攻閻行治下的冀州郡縣,自己則親自帶兵進攻鄴城,準備重新奪回整個冀州。
一開始,局勢似乎如袁譚、郭圖所料,在心懷袁氏的舊吏、士民接應下,許多城邑不戰而下,袁軍的推進神速,多路進軍連連告捷,袁譚所率兵馬更是暢通無阻地殺入到了魏郡境內。
可沒想到,到了魏郡之後,袁譚軍立馬遭到了徐晃兵馬的猛烈反擊,袁氏舊部何茂、王摩提供了假情報,害得前軍人馬中伏戰敗,殘存人馬不得不後退向袁譚主力靠攏。
而北上的曹軍更是碰上了打著閻行大纛的關西兵馬,對閻行畏之如虎的曹洪又驚又疑,連忙約束兵馬後退駐紮,等待袁譚軍的進展,不敢再往前進軍,害怕中了關西兵馬的圈套。
就在袁、曹兩支軍隊行進遲滯下來後,冀州的形勢又隨之一變。
原本在幽州的曹鳶軍隊突然出現在了冀州境內,不僅鐵腕鎮壓了多處袁氏舊吏煽動的叛亂,而且曹鳶兵馬似乎對袁譚的進攻早有預防,他們以攻代守,迅速就挫敗了袁譚的幾路進攻,還分出兵馬由徐庶、郝昭率領,迂迴突入勃海郡,準備反過來截斷袁譚軍的退路。
遭此劇變的袁譚方寸大亂,雖然他還沒弄明白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但紋絲不亂的徐晃軍、突然殺出的曹鳶軍,再加上紛至沓來的壞訊息,這些都讓他和麾下士卒鬥志喪盡,知道中了圈套的他們倉促撤退,人馬奔走於道,拼命想逃回勃海去。
曹軍發覺形勢不對,也慌忙撤退,再不敢與關西兵馬糾纏。
因為北上的曹軍沒有深入,徐晃倒是沒有追上曹洪撤退的軍隊,但袁譚的軍隊就遭了殃,他們在撤退途中先是自身發生大潰逃,繼而又被徐晃軍追上擊敗,袁譚麾下眾多人馬一朝盡失,連謀臣郭圖都因為慌亂奔逃而墜馬,糊里糊塗地死在了亂軍之中。
僥倖在戰場上逃得一劫的袁譚在親兵的護衛下逃入了南皮城中,但大勢已去,曹鳶、徐晃軍步步緊逼,南皮城危在旦夕,六神無主的他只能慌忙下令青州的王修率兵來救。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