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捕奸(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安五年冬,入侵河南地的曹軍因為後院起火,只能夠在與關西兵馬對峙的緊要關頭選擇倉促撤退,但關西兵馬窮追不捨、銜尾追擊,還擊敗了曹軍斷後的精銳,兩軍主力一前一後,在河南境內的緱氏再次遭遇,最終展開了大戰。
戰鬥之初,關西兵馬勢不可擋,連破曹軍多個軍陣,眼看著就要全線擊敗曹軍,不料曹操戰前設下的愚眾戰術及時奏效,不僅幫助自己一方穩住了陣腳,而且還一度讓戰局出現了反覆。
只是,關西兵馬在閻行的指揮下,最終頂住了曹軍的反擊,於是曹軍全面戰敗的趨勢遂不可逆轉,近四萬曹軍損失慘重,中軍韓浩、許褚,左翼的夏侯淵,右翼的鄧展、朱靈,後軍的任峻等多名曹將先後戰死,加上之前被俘的文稷、卞秉,重傷的史渙、樂進等多名將校,縱橫中原的曹軍這一次可謂是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而隨著曹軍在緱氏戰敗的訊息迅速傳開,河北、中原多地震動,人心惶惶之下,各種謠言也鋪天蓋地地出現,有人說閻行厲兵秣馬,準備北上救援幷州,與袁紹率領的河北大軍決戰;有人傳言關西兵馬已經聯合荊襄,準備趁勝進軍許都,奪回漢家天子。
但實際上,閻行的主力兵馬卻還留在河南,短期內根本就沒有北上或者東出用兵的打算。
緱氏一戰,關西兵馬大獲全勝,斬殺近萬首級,俘虜一萬多曹軍士卒,若是再算上之前的消耗戰和追擊戰,那相當於閻軍在河南地先後消滅了曹軍三萬多的兵馬,其中不乏曹操的精銳步騎,可謂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大勝了。
只是閻行一方終究不是鐵打的,更不是用一連串資料來衡量的模擬角色,他麾下的將士們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戰時他們會為了閻行的軍令奮不顧身、前仆後繼,戰後的他們則需要犒勞和慰藉,休整和恢復,哪怕是聞戰則喜、刀頭舔血的軍中漢子,一場大戰下來,也難免產生厭戰和思鄉的各種複雜情緒。
將士們東西往來,奔波千里;對峙強敵,無日不戰;緱氏鏖兵,血戰告捷,軍中的真實情況是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哪怕是三軍統帥的閻行,也不敢得意忘形,即刻帶著這一支疲憊之師貿然北上,解救被圍困的上黨、太原二郡,與袁紹的河北大軍展開決戰。
因此,閻行只能暫時駐兵河南,隨帶解決曹軍俘虜的後續問題。
儘管糧草供應緊張、大部分曹軍俘虜皆有家眷在兗、豫二州,但是身為主帥的閻行最終還是沒有采取將領提出的坑殺俘虜的建議,他從中篩選了一部分曹軍俘虜補充自己的軍隊,並準備將餘下的曹軍俘虜交付給主持河南地恢復生產諸事的裴潛。
俘虜的口糧可以減半供應,而且河南一地恢復生產需要不少人力,日後閻行用兵中原,這批來自兗、豫多地的曹軍俘虜,同樣也可以發揮不少的作用。
處理完曹軍俘虜的事情後,閻行派遣了兩支軍隊由甘陵、楊豐二將率領,先後大張旗鼓,趕赴河東、河內兩地,分別作出威脅鄴城、救援晉陽的跡象,再配合潛伏在河北各地四下散佈謠言的暗間,企圖逼迫孤軍作戰的袁紹大軍撤圍退兵。
···
晉陽城下,袁軍大營。
袁紹的大帳內,君臣諸人凝重,陷入到了一陣沉默之中。
是的,曹操軍隊失去所有以逸待勞的優勢,鏖兵戰敗,從某種程度上,袁軍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們之前不希望看到曹操輕鬆贏取勝利,吞併了閻行大部分兵力和地盤,所以集中兵力圍攻太原、上黨兩地,對於曹操接二連三催促進攻河東、河內兩郡,斷絕閻行麾下關西兵馬後路的文書視若無睹,只讓將領高覽帶領一支偏師南下打通雀鼠谷。
結果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北方的戰局突變,入侵河南地的曹操後院起火,不得不倉促退兵,並冒險在途中與追擊的關西兵馬決戰,最終導致了曹軍慘敗、袁軍孤立的窘迫境地。
現下,袁軍也面臨著一個進退去留的棘手問題。
雖然晉陽城距離城牆崩壞、城池陷落的日子也不遠了,但是聽說閻行已經在河東集結大軍,準備趁勝北上,解救晉陽城,而朝歌等地,也傳來了關西騎兵犯境襲擾的告急軍書。
走,就意味著勞師疲民,徒然無功;不走,則又有重蹈曹操大軍覆轍的危險。
匆匆趕來面見袁紹的田豐提出了他的意見,那就是撤兵回保河北,聯合戰敗的曹操一同抗衡勢不可擋的關西兵馬。
只是這種保守的意見,並不能夠讓袁紹滿意,而郭圖等人甚至反駁一向保守的田豐的建策,認為就是因為出現了關西兵馬打敗曹軍、袁軍孤立的情況,袁紹率領的河北大軍才更要堅決不退、奪回並地,否則日後如何抵禦居高臨下、威脅鄴城的關西兵馬。
多謀少決的袁紹在經歷了無數次猶豫之後,最終還是堅持繼續用兵、奪回幷州的軍略,畢竟一旦畏敵撤走、勞師無功,那自己這位河北霸主就真的是威嚴大損、臉面全無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此,袁紹還特地再次催促文丑、高覽二將,讓他們儘快攻取壺關和雀鼠谷,將所有企圖北上救援的關西兵馬拒於並地之外,並且傳令留守鄴城的審配等人,讓他們務必守好鄴城等地,安撫河北人心,不可出現讓關西兵馬奔襲得手的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