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久隨劉備的故人簡雍坐在氈毯上,態度雖然有些懶散,但他做事一向忠心耿耿,竭盡心力為劉備出謀劃策。

劉備聞言,也點了點頭,不無遺憾地說道:

“戲君確實是忠心為主,走三鴉道取洛陽一策,孤看他有意要讓益德率兵,但此策乃是險計,過早將曹操大軍引向南陽也不利於我等的謀劃,況且孤麾下已經失去雲長,益德不可輕離,因此孤也覺得戲君的建策,只能採納一半。”

糜竺、孫乾贊同地點了點頭,孫乾聽到劉備說起關羽,想起一事,旋即說道:

“明公,乾在俘虜的曹軍士卒口中得知一事,徐州淪陷,關君似乎並未戰死,而是被曹操生擒,並且已經轉投曹軍,為曹操效力了。此前,曹軍進攻河南,軍中陣斬守將翟郝,先登攻破虎牢關的長髯降將,說的就是關君啊!”

這件事情,糜竺也有所耳聞,只是暫時還不能夠確認真偽,因此一直都沒有跟劉備談起過。

畢竟,那個長髯降將若真是關羽,那遭受手足背叛的劉備只怕要有切膚之痛了。

而驟然聽聞此事,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臉上表情也是突變,但他終究還是平復了下來,看著孫乾等人,篤定地說道:

“徐州淪陷,雲長遁走不及,被曹軍所擒,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但要說雲長轉投他人,為曹軍效命孤是萬萬不信的,孤深知雲長的脾性,他若身處曹營不死,為了報答曹操不殺之恩,可能會在曹軍之中臨時效力。但一旦得知孤在荊襄的訊息,必定會不顧安危,離開曹營,千里回還的。”

“。。。”

糜竺、孫乾等人面面相覷,雖然心中對於劉備如此篤定的語氣,有些懷疑,但身為臣下,哪怕是故交、姻親,他們也不敢再說什麼,一時無言。

反倒是劉備抖擻精神,鼓舞他們說道:

“好了,雲長之事,還請公佑多方探聽,真偽日後便知。眼下大軍連戰連捷,士氣可鼓不可洩,孤正要趁著曹操大軍在外的時機,進軍潁川、汝南等地,諸君不可鬆懈,當與孤一同北上破敵。”

“諾!”

簡雍、孫乾等人聞言肅然,拱手領命。

···

建安五年冬,左將軍劉備不顧天寒地凍和副將的掣肘,毅然分兵多路北上,襲擾潁川、汝南等地。

在南陽淪陷之後,通往中原的道路已經暢通無阻,荊襄兵馬一經北上,頓時引起了潁川、汝南境內的種種騷亂。

汝南的劉闢、龔都等投降的黃巾餘部,當即舉眾響應,攻打城邑,捕殺官吏,掀起了一波動亂。

與此同時,在劉備的遣使感召聯絡下,一些心怨曹氏的宗帥、盜賊,如瞿恭、江宮、沈成、張赤等人,也紛紛聚集飢寒之民、亡命之徒,打著劉備的旗號作亂郡中、圍攻城邑。

在此起彼伏的叛亂中,許都以南,已經徹底亂成了一片。戰火四處蔓延,鎮守文武李通、趙儼等人分兵撲救,疲於奔命,又面臨著劉備兵馬的巨大威脅,左支右絀,不得不遣使向許都和河南前線告急求救。

在這種情況下,處在河南與關西兵馬對峙的曹軍依舊沒有撤退。

曹操深知,這場河南爭奪戰勝負的關鍵,就在於誰能夠耗到最後。如果自己不顧面前的強敵先行撤退,必定會被關西的步騎所趁,到時候大軍在雪地裡被閻行的兵馬追殺,凶多吉少。

所以曹操沒有在這個關鍵時候抽調前線的兵馬回救潁川、汝南,而是派遣後方的將領蔡陽率兵與李通、趙儼等人合兵,抵禦北上作戰的荊襄兵馬。

同時,他也不得不再次向袁紹遣使,要求河北大軍儘快進攻河東、河內,斷絕閻行關西兵馬的後路。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