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河西(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謀劃眾人暗自慶幸的時候,變故的夜幕降臨了。
衣帶詔之謀意外洩『露』,董承等人不得不提前發動起事。
於是在建安五年的春天,乍暖還寒的春風中吹來了血腥味,漢室的新都又出現了一場喋血政變。
只是因為董承等人的謀劃提前洩『露』,倉促起事下,反曹人馬很快就湮滅在遍佈曹『操』心腹、爪牙的的許都之中。
就在短短几日之內,多家參與謀劃的朝臣被逮捕入獄,就連宮中的董妃也難逃一劫,諸多被打上“謀逆反賊”烙印的罪犯被迅速定罪,押赴刑場斬首示眾。
一切,在短暫喧囂過後,陷入無邊的死寂。
直到鮮紅『色』的血『液』流入大地後,城中驚魂未定計程車民抬頭才驚詫發現,不知不覺間,天邊夕陽的顏『色』已經變了,那鮮紅欲滴的『色』彩,簡直比城外剛剛盛開的桃花還要豔麗,叫人看得膽戰心驚!
只是,在一場腥風血雨之下,終究又有讓曹『操』鬧心的事發生了。
徐州的劉備悍然起兵反叛,襲殺了徐州刺史車胄,下邳、彭城、沛國等郡縣紛紛響應,再一次脫離了曹『操』的掌控。
曹『操』當即發兵進攻平叛,只是劉備深得徐州士民擁護,奮力抵抗,對外又聯絡了青州的袁譚兵馬作為外援,進攻的劉岱、朱靈、路招等將屢攻不下,反而吃了敗仗,曹軍大敗而還。
這場由劉備挑起的徐州之『亂』,在三家對峙的大背景下,很快就又變成了袁曹兩家新的角力場所。
正是在這種特殊的時期下,司空府終於接見了長安來的使者,繼合謀攻滅袁紹不成,兩家關係陷入僵局後,曹『操』又重申了曹閻兩家友好協作的盟約,使得長安使者欣喜異常,滿載而歸。
而確認了袁曹在徐州的明爭暗鬥和曹『操』的態度後,等待多時的驃騎將軍閻行終於下定決心,親率兵馬趕赴涼州,平定馬超、盧水胡、西丁零在河西掀起的叛『亂』。
長安境內萬餘精銳兵馬的開拔調動,瞞不住許多有心人的眼睛,但驃騎將軍是否率軍親自前往,除了驃騎將軍府高層少數人員,其他人就很難得知了。
為了瞞天過海,也讓袁曹兩家不敢輕舉妄動。閻行此次甚至留下了軍師荀攸、記室書佐傅幹、中軍校尉典韋等人,只帶了法正、楊阜、閻溫、馬鈞、張就、閻規等掾史隨軍,明面上以甘陵為主將,率張遼、侯成、宋憲、僕骨祿、烏樓棘、去惡等胡漢將士,趕赴河西。
行軍途中,身在馬車上的閻行派人召法正登車議事。
眼見著車廂寬敞,聞命趕來的法正原本以為車中還有楊阜、閻溫等人,可等他彎身進入車廂後,才意外發現只有驃騎將軍一人坐在一側端詳著河西的地圖,案几上還有諸多分類的軍政公文。
被單獨召見,有些受寵若驚的法正想要行禮,卻被閻行抬手攔下,指著自己面前的席位說道
“軍旅之中,不必多禮,先入座吧。”
“諾。”
法正屁股剛剛碰到蒲席,就聽到閻行問道
“前番商議涼州平叛軍事,孝直未曾發言,不知對可平叛之策有高見?”
“正所學疏淺,哪裡敢稱高見。”
想到上一次閻行親自主持的軍議,法正連忙謙讓,只是碰上閻行炯炯發亮的目光,心中塊壘也不由觸動,他很快又介面說道
“還請將軍赦臣無罪。”
“但言無妨。”
得到了閻行肯定的答覆後,法正這才整理思路,將心中的一些想法說了出來。
“連日行軍途中,正也利用在軍中之便,收集、整理了河西兩次用兵失利的若干軍書,隨即發現這兩次用兵,皆有相同的失利原因,那就是河西諸將都犯了一個‘急’字的大忌。”
說到這裡,法正偷偷抬眼,看了看驃騎將軍的臉『色』。
諸位文武皆知驃騎將軍行事一向雷厲風行,河西諸位將領急於平定叛『亂』,其實也與擔心驃騎將軍脾『性』發作,遣使追責懈怠軍事有關。
幸好閻行臉『色』平靜,沒有絲毫波動,法正暗中鬆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
“安西將軍熟悉邊事,鮑、王、楊諸校尉也都是軍中的驍勇戰將,但出塞追擊丁零胡、焉支山下會戰諸胡,都犯下了輕視敵情,貪功奮進的失誤。當然,這也與近年來軍中逢戰必勝,驕氣滋生和河西諸將都急於將功折罪的念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