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易京(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莫不是——”何娥心中意識到了不對勁,馬超也沒有把話說明白,那邊走來的何父已經開口。
“孟起,今日之事,再鬧下去對何、馬兩家都非好事,天寒地凍,還是帶著家兵早日回府吧。娥兒,你也該回你的寢室去了。”
馬超聞言轉首看向走來的何家父子,他點點頭說道:
“在下絕非無禮之人,這就告辭離開,只是在此之前,何公應允之事,還請莫要食言。”
何父點點頭,算是預設了。馬超見狀,重新看向何娥,說了一聲“等我歸來!”後,就轉身帶著家兵離開。
何家少君一見馬超抽身,立馬帶人護在自家妹子之前,揮手就讓跟來的侍女將淚眼朦朧的何娥帶回寢室。
在何家人持械一路目送的情況下,馬超和兩名家兵走出了何府大門。
重新上馬的兩名家兵恍若隔世,他們這一趟恍恍惚惚,在何府之中接連碰上了莫名其妙的變故,又不敢向當事人的馬超詢問事情原委,只能夠出聲問道:
“少君,現下我等還要去哪裡?”
馬超聞言看了一眼自家的家兵,沉默了一會,又看了看何府的府邸,隨即催馬邁動四蹄,口中說道:
“去軍營!”
···
易縣城下,袁軍大營。
袁紹負手站立在高聳的望樓上,望著公孫瓚軍據守的易京,皺著眉頭,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易京與其說是易縣一座城,還不說是由重重樓櫓、營壘構成的一整套防禦工事。而它們如眾星拱月般拱衛的,正是由公孫瓚親自據守的“中京”。
攻城之初,河北兵卒光是為了填平溝壑、拔除敵軍佈設的鹿角,就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此後的攻城,為了攻取易縣外圍的樓櫓、營壘,袁軍不得不修建衝車、轒轀車、雲梯、井闌、鉤撓等大量的攻城器械,然後派出步卒進行四面強攻。
而據守樓櫓、營壘、城牆的敵軍抵抗也十分強烈,河北兵卒雖然屢屢攻破城櫓、營壘,但在寸土必爭、連日強攻的情況下,還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因此,到了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之際,急於取勝的袁紹也不得不下令各部人馬暫緩進攻、休養生息,轉而挖掘壕溝、修築營壘,採取消耗戰術,將公孫瓚軍圍困起來。
只是對於自修築易京以來,一直力田畜牧的公孫瓚軍而言,經過了一個冬天的消耗,軍中也還遠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而且據說公孫瓚已經聯絡到了黑山、閻行等勢力,開春後恐怕會有大批外援前來營救。
這讓袁紹這位河北雄主內心十分煩躁。
圍困的時間太久了!
冬天已經過去,北國的氣候逐漸轉暖,候鳥也趕在返回家鄉的途中。
野心像蔓草一樣突破溼潤的土壤,悄然滋生,冬眠的萬物在漸漸甦醒過後,也已經蠢蠢欲動。
與其他兩方一樣,袁紹在安邑、許都等地也設有自己的細作,據他所得到的情報來看,閻行一方並沒有深陷在北方胡人的混戰之中,曹操更是在消滅了呂布之後,分任官吏,然後就率軍拔營,離開了徐州,返回了許都。
亂世之中,背棄盟約、趁虛而入,乃是不變的常態。難保其他兩家在偃旗息鼓的情況下,看到河北大軍頓兵於易京城下,不會已經悄悄將目標轉到了自己的身上。
“元圖,攻拔易京的戰事,必須加快了,各項事宜,是否均已安排下去?”
袁紹稍稍鬆開了眉頭,向著一旁的心腹謀士逢紀問道。
逢紀點點頭,恭聲說道:
“明公,一切都安排下去了。只是,,,”
“只是什麼?”
“今歲的雨季很快也會來臨,春雨連綿,挖掘地道的進度怕是會耽擱下來。”
為了儘快消滅公孫瓚,袁紹和帳下謀士已經商量出了幾個方略,其中一個是誘使公孫瓚出城,在野戰中消滅公孫瓚的主力,另一個就是暗中挖掘地道,破壞公孫瓚賴以堅守的最後幾座樓櫓。
“不管有什麼原因,都必須按照原定計劃完成!”
袁紹斬釘截鐵的說道,河北大軍沒有多少時間,再陪公孫瓚這頭烏龜在這裡耗下去了。
在北方零星幾股殘存勢力相繼覆滅之後,袁紹也已經預感到了,一場席捲北方的大戰即將來臨。
只是不知道,這揭開北方大戰的第一場戰事,將會在哪一個方向掀起。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