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聲東擊西兵家計(5)(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麴義逃出了包圍圈,袁尚就已經失去了先機,就算智如沮授,現在能夠做的,也只能是亡羊補牢了。
攻佔葛城的麴義必須撲滅,而且還必須要快,要搶在他和公孫瓚、張燕等人聯合之前,就將葛城的叛軍給撲滅了。
易京的公孫瓚也需要提防,原本合圍易京的包圍圈隨著麴義反叛,鄚縣大『亂』、葛城陷落,這就像是被自己人從外面捅破了一個大口子。
更棘手的是,袁尚、沮授眼下都必須將兵力投入到剿滅麴義上,根本不可能再分出兵馬、重新部署,再對易京形成一個新的包圍圈。
所以,袁尚、沮授和淳于瓊、顏良一邊帶著大軍趕往葛城,一邊又下令文丑軍返回鄚縣大營防守公孫瓚,同時還傳令周邊其他城邑,小心提防易京公孫瓚和葛城麴義的襲擊。
只是等袁尚和河北諸將帶著大軍趕往葛城時,號稱奉命平『亂』,聯絡各方,擁立袁譚、劉和各為冀、幽之主的“麴義軍”卻頓時作鳥獸散,根本就沒有作出任何有效的抵抗。
袁軍將一眾俘虜一拷問,就得知了讓他們震驚不已的情況:
麴義雖然對外打出各式旗號,卻突然之間在前一天『摸』黑離開,只帶走了三千人馬,留在城中的人沒有人知道麴義真正的去向,他們至今也依舊是被矇在鼓裡的。
對於這一情況,沮授本人也是震驚不已的。
麴義到底是什麼打算?
不東逃出海,也不北上聯絡各方、割據幽燕,難道還想要向西翻越太行山,逃入幷州,亦或者南下攻入河北的腹地不成?
後兩者在任何人看來,都像是自尋死路。
太行險峻,山路崎嶇,幷州的高幹進取不足、守成有餘,麴義想要翻越太行山,且不說能不能擺脫身後的追兵,只要是高幹派遣兵馬扼守險要山道,麴義立馬就是進退不得、寸步難移的境地。
至於攻入河北腹地,就更是瘋狂的想法了。河北雖然一馬平川,可南下就如同陷入了袁軍的汪洋大海之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郡縣兵追殺、伏擊,更會陷入到各路袁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南下的麴義就算是『插』翅也難飛了。
可麴義,偏偏就做出了不合常理的選擇。
暫時沒有探明麴義真正逃竄方向的袁尚,只能夠帶著河北諸將臨時駐紮在葛城,派出大量斥候騎兵,焦躁不安地等待著有關麴義蹤跡的軍情。
結果,在短短的兩天裡,袁尚就得到了若干有關麴義蹤跡去向的軍報。
其中在末尾才收到的一條軍情,尤其引起了袁尚、沮授等人的注意。
中山國的蠡吾官吏向袁軍斥候提供軍情,有一支帶著袁軍旗號的輕兵從蠡吾境內迅速透過,來路不明,去向不明,既不遣人進城通報,也不在沿途鄉亭停息補給。
按目擊者的描述,那一支袁軍輕兵更像是一股戰敗的潰兵,全軍上下甲冑全無、行『色』匆匆,蠡吾官吏原本還以為是在河間境內被公孫瓚擊敗而潰散下來的敗卒。
現在看來,那一支輕兵很大可能就是斥候搜尋的麴義叛軍了。
葛城軍營。
在軍帳中得知這一情報的袁尚坐立不安,只能夠不斷地在帳中來回走動,等到沮授從帳外一走進來後,袁尚彷彿見到了救命的稻草,忙不迭地迎了上去,著急地問道:
“沮將軍,眼下如何是好?這麴義到底是要作甚,他在河間弄出了這麼多的聲勢,卻又棄城而逃,這是要攻入常山、西走井陘,還是南下鉅鹿郡,攻略城邑呢?”
沮授臉『色』比起在鄚縣大營時也凝重了幾分,顯然他也意識到了,劍走偏鋒的麴義在接下來,可能又會給所有人一個意想不到的沉重打擊。
“公子,眼下的形勢已經超出了你我的掌控之中,如果那支經過中山國蠡吾境內的兵馬真是麴義率領的叛軍,那按照他們的腳程,只怕很快他們就會進入常山國或者鉅鹿郡,我等必須即刻派遣快馬將這一情況稟報鄴城,讓大將軍能夠提前部署,儘快出兵圍剿流竄的麴義叛軍!”
“這——”
袁尚當然知道麴義如果流竄進入常山國或者鉅鹿郡,那就表明他已經掙脫了自己之前設下的包圍圈,更跳出了自己所能夠控制的範圍之內。
可若是將這裡的情況稟報鄴城,那就是證明自己辦事不力、用兵無方,只怕自己的父親立即就會大發雷霆,派人前來將自己召回鄴城問罪,同時讓其他人來取代自己時下位高權重的職務。
當然,要是隱瞞不報,讓麴義得以對毫無防備的河北腹地的城邑偷襲得手,那自己就更是罪加一等、重罪難赦了。
袁尚此刻身處兩難之間,面『色』黯然,他猶豫許久,還是難以下定決心,只能夠再次向沮授求救。
“沮將軍,你高謀多智、又通曉兵事,難道時下除了稟報鄴城之外,就再沒有其他挽救的措施了麼?”
看著再無半分傲氣的袁尚,沮授在心中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麴義雖然狡詐,但他兵少將寡,大將軍在河北深得人心,公子想要挽救眼下的局勢,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