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閻彥明借勢退敵(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邊曹操不顧威儀,擠眉弄眼,醜態畢露。
可孔融一聽到是出使河北、訊叱袁紹,身上那股大無畏的名士氣勢瞬間就迸發出來了。
想到可以前往河北面刺仇人,索還妻兒,他像一隻驕傲的鬥雞一樣,無視曹操的手勢目光,氣勢洶洶地出列受命,並向天子承諾,一定要不辱使命、不避斧鉞,當面訓斥袁紹,若袁紹不能夠遵從詔令,依舊心懷不軌,那孔融就要當堂與袁紹拼了,他拼死也要為國除奸。
曹操眼見事情無可避免,眉頭緊皺,卻也只能夠作罷,只是心中思緒亂糟糟的,遠不如之前在御帳外和閻行打趣那麼暢快了。
帳中議政還在繼續。
第四樁政事,是追贈病死的楊琦、遇刺的沮俊等朝臣,加封慰藉他們的家眷,第五樁政事是商議將司隸校尉部改為司州,第六樁政事是命驃騎將軍閻行督領司、雍、涼三州,減去錄尚書事職務,第七樁政事是恢復一些漢家舊制······
曹操聽到後面都已經聽不下去了,心情糟糕透了,待到君臣商議完這些事情,參拜告退後,他帶著隨從文武,直接找上了同樣告退出帳的驃騎將軍閻行。
“彥明,今日之事,你可隱瞞得好深啊!”
想到不久前,閻行出奏遣使訓斥袁紹,立即就引來一批大臣附議的情形,曹操不由恨得牙癢癢的。
他很清楚,孔融抵達河北之後,袁紹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以往袁紹對外昭告天子遭受董卓、李傕、閻行等一班西涼軍將校、亂國武人的挾持,詔書不可奉,關東州郡應該聯合起來清君側、護社稷的藉口已經不管用了,因為天子名義上已經轉到了兗州的手中,而兗州是關東州郡,曹操更是袁紹“黨人”中的一員干將,對外,河北和兗州一向都是站在同一陣營的。
關東、關西也不再是互相攻訐對峙的勢力,為了逢迎天子,曹操和閻行都必須互相承認,這樣一來,之前被孤立的閻行就可以透過曹操逢迎天子一事,借用曹操的勢,轉手一撥,調轉矛頭,將原本是關東盟主的袁紹徹底孤立了起來。
袁紹要麼就不要曹操這個盟友,悍然與關西、關東勢力同時撕破臉皮,要麼就得暫時收兵,做出服從朝廷天子的態度,並且上書自陳,為自己那些“罪行”進行辯解。
否則,袁紹那偉岸的盟主形象、偌大的忠臣家聲,就要在赤裸裸的事實面前崩塌了。
可想而知,被輿論逼到角落的袁紹,若能化解,事後一定會對自己極度惱怒。
當然這樁事情,對曹操也不是毫無益處的,至少這封詔書,可以讓雄踞河北的袁紹屈服於自己奉迎的朝廷的權威。
而重塑漢室的權威,這是每一股奉迎天子的勢力在對外時的理智選擇。
閻行不過是趁機搭上了曹操的勢頭罷了。
“這樁重塑漢室權威、得罪人的事情曹公是遲早要做,那就不如今日讓行先幫曹公給做成了,反正在下在袁紹口中,也是董賊餘逆、挾持天子、意圖竊國的武人,也不擔心這一次了。”
曹操聞言臉色沉了下來,閻行這儼然是在學進帳前的自己,那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作態啊,這若是幫自己,那就不該是這個時候向鄴城遣使了。
被佔了便宜,還見到閻行這副賣乖的模樣,曹操拂袖不悅,作勢就要轉身離開,只是走了幾步之後,他又突然掉頭,轉身回來,眼睛盯著閻行,氣勢洶洶問道:
“借孤之勢,退了河北兵馬之後,彥明下一步意欲何為?”
“西進,收復關中。”閻行展顏一笑,坦然相告。
“好,孤也要護衛天子、移駕東歸,就是不知道何時可以再見了?”
“呵呵,短則三年,長則五載,行與曹公,總會見到的!”
“三年?五載?哈哈哈,關中殘破、韓馬猖獗,還是以五年為期吧!”
曹操指著閻行,暢快大笑,又恢復了之前那副佻易戲言的模樣。他在御帳之外,遠眺著遠空西斜的日頭,再看看河東人馬、兗州兵卒,還有身邊年輕的閻行,他一時來了興致,撫須長吟,興致勃勃地說道:
“孤自幼好音律,登高望遠,必賦新詩。今日得以覲見天子,又見了彥明這樣的英年才俊,可謂幸甚,胸中塊壘,唯歌一曲,可以詠志啊!”
說完之後,曹操不顧他人在場,低頭踱步,就像是沉浸在創作的海洋一樣,不顧威儀,手舞腳蹈,眯著眼睛吟誦起來。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鹹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班白不負戴。雨澤如此,百穀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鹹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