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翻手為雲覆手雨(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下到了中牟縣,有了于禁兵馬的護衛,自己終於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表明自家的身份,享受獵國謀臣得勝歸來的敬重和禮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牟駐軍的平虜校尉于禁,親自迎接歸來的董昭入營。
這位外表精幹,蓄有短鬚的將領,用兵打仗是一員能手,治軍也嚴整公正,雖非曹操的親族,但在曹軍士卒之中一樣擁有很高的人望。
而此時斂容嚴裝的于禁,卻對董昭執禮甚恭,雖說董昭只是掛著一個空頭的騎都尉頭銜,于禁才是實打實的擁有兵權的軍中校尉,可於禁知道這位董都尉乃是曹操派去雒陽的重要人物,甚至乎他的這一次受命出兵,都是與面前這位白麵微胖、笑容待人的董都尉的行動有關。
具體的內情,于禁無從知道,但是治軍嚴謹的于禁待人接物也是嚴謹有加,絲毫不敢得罪了這位可能是在雒陽城中為兗州立了大功,日後有大可能會被闢入曹操州府,成為曹操身邊重要謀臣的大人物。
面對于禁的恭敬知禮,大功告成、兼程歸來的董昭內心表示很是受用,人生在世,學成滿腹的文韜謀略,不就是為了在一遂平生之志的同時,能夠在人前人後享有足夠的尊榮麼。
因此雖然嚴肅莊敬的于禁來來去去就是那麼幾句客套話,沒有什麼引經據典、高堂闊論的名士風采,也沒有四面逢源、甜言蜜語的奉承之語,但董昭還是心懷大開,對治軍嚴謹的于禁更是高看起來。
“觀於校尉所部士卒,軍容嚴整、號令森明,真乃兗州精兵,校尉有古名將之風啊!”
于禁因為營中不得無故馳馬,於是此時正和董昭一同邁步齊行,他得了董昭的稱讚,但也不敢居功自傲,連忙謙遜地說道:
“曹公嚴於治軍,明於用兵,號令森嚴,節制三軍,諸將莫敢不從,禁不過是謹遵曹公軍令而已,哪裡稱得上有古名將之風!”
董昭哈哈笑道:
“令行禁止,將軍人如其名啊!”
笑過之後,董昭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當即偏過頭低聲向于禁問道:
“於校尉,州里此次派遣你率軍進駐中牟,不知可有明令用兵何處?”
于禁得了董昭一問,愣了一愣,嘴唇微微啟動,但最終還是抿嘴憋住,沒有出言。
看到于禁這番表情,董昭頓時笑了笑,說道:
“軍國大事不可私語。昭自是明白的,哈哈,校尉無需為難,只因此事幹系重大,因此昭不免多言幾句。若是昭所料不差,州中此次,只有進軍之令,卻無用兵之令,昭休憩一晚,明日就會兼程趕回兗州與曹公相商此事。”
“恩——校尉若是相信我,還請謹記一言:堅壁以待,謹護糧道,勿出浪戰,守全為上。”
“如此,昭可保校尉此番能得一份大功勞!”
于禁聽了董昭的低聲細語,心中頓時大動。曹操下令讓自己率軍從豫州進駐中牟,確實沒有告訴自己明確的用兵目的,而且還叮囑自己,河南守將翟郝麾下的西涼騎兵長於野戰,短於攻城,進駐中牟之後務必要修築堅固的營壘,保護好後方的糧道,不要輕易出戰,以免在野外中了西涼騎兵的埋伏。
曹操甚至還考慮到了于禁手下的步卒只有兩千,在防守營壘和保護糧道上兵力略顯不足,於是已經派遣潁陰令李典從豫州出兵,率領李家部曲協助保護兗州兵馬的後方糧道。
眼下董昭不僅猜出了曹操的軍令,而且送給自己的四句贈言還與曹操的軍事部署十分接近,這讓于禁再更加篤定州中此次目的不明的用兵就是與面前之人的謀劃有莫大關聯之外,也更加重視董昭的贈言了,而對待董昭的態度也就愈發恭敬。
董昭談笑風生,笑對著恭敬的于禁和其他軍中吏士,但內心早已越過了這小小的中牟城,飛向了兗州的昌邑。
他董公仁,經過了雒陽一行,功成歸來的自己,可不甘心拾人牙慧,再給主張趁虛而入、奉迎天子的王必還有獻策“以袁取閻”的郭嘉打打小手,查漏補缺。
他不僅要借袁紹之力施壓閻行,以便曹操趁機出兵雒陽,他還要讓河東方面主動地將天子送給兗州,情願與曹操結盟,反過來利用閻行去掣肘地跨四周,風頭一時無兩的袁本初。
對此,胸有成竹的董昭又想到了備受曹操信愛的郭嘉。
呵,這種縱橫捭闔、翻雲覆雨的手段,又豈是初生牛犢的後生能夠知道的。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