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胡馬依風單于歸(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侍中這是甚麼意思,他河東閻彥明,隔著大河,還要過來攻我左馮翊不成?”
郭汜微微驚愕過後,當即反應過來,這極有可能只是李儒這些謀士蠱惑人心、故弄玄虛的一面之詞,他冷笑連連,繼而腆著肚子,儼然擺出一副不信的模樣。
李儒也不急於與郭汜爭辯,若有所思地說道:
“河東閻豔此人與華陰的段煨一般,善於隱忍,彼時在董營之中,儒也只看出此人勇力絕倫,可堪爪牙之用,可又有誰人能夠料到此人胸中塊壘遠超常人,縱其做大,弘農、河內、河南已經陸續為其所敗,若再這樣下去,還有誰人能制?”
李儒打量了郭汜一眼,看到他也低頭沉思之後,才又悠悠說道:
“後將軍莫要忘了,閻豔與甘陵,名為君臣,實如兄弟,後將軍迫甘陵於西河,逐河東之卒東渡,可是與閻豔結下了大仇,若是讓坐擁三河之地的閻豔休養生息、勢力壯大,只怕他日,河東兵鋒所指的,就是將軍了!”
聽了李儒的話,郭汜麾下的諸將微微色變,他們這些日子也陸續聽到了關於河東兵馬的厲害,滅張楊、退麴義、破張濟,囊括三河之地,麾下盡數精兵悍將,氣勢浩大。
其中以高碩、夏育臉色最為不正常,當時攻取西河之地時,他們可都是急先鋒,雖然在閻行的手下吃了點虧,但至少是有驚無險地將西河之地奪了回來,眼下西河之地就是他們在駐防的,若是河東起兵西向,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所部兵馬了。
當然,郭汜麾下也有特殊的例子存在,比如張繡。張濟被閻行、段煨聯手擊敗,喪師失土,狼狽逃竄,乃至於身心俱傷,病重不起,張繡與閻行、段煨可謂是有著血海深仇,他臉上變色,卻是因為若是郭汜和河東交戰,那他們張家叔侄在郭汜麾下就有了更大的機會,而且還有契機可以報仇雪恨。
郭汜很快也察覺到了麾下諸將的臉色變化,他當即冷哼一聲,對於李儒動搖他軍心的手段甚為不滿,口中不屑說道:
“結有大仇那又何如?莫說等其休養生息,再來攻打,我左馮翊的大軍只要稍得休整,來年馬踏河東,滅他閻豔還是反掌之間的小事罷了!”
郭汜的狂言大話說得很好,但是李儒卻是不信,他繼續說道:
“後將軍還是莫要小覷了河東兵馬為好,此次閻豔麾下的兵馬,滅張楊、退麴義,破弘農,可謂是同時作戰,兵不暇休,依舊連戰連勝,如今河東之勢已成,還是穩重為上得好!”
李儒知道郭汜驕橫自大,若非利害關係即現,自己的話他是不屑於相信的,於是轉而看向了郭汜麾下的張繡,輕笑著說道:
“若是後將軍不相信在下的微詞,還不當眾問一問,與河東兵馬多有交戰的張少將軍呢?”
郭汜聞言,臉上的刀疤一抖,眼光一轉,不自覺地順著往張繡看去。
他對於張繡的驍勇善戰,也是頗為看重的,因此為了留住張繡,不僅上表請朝廷封張繡為建忠將軍,還對他多有許諾,會為他們叔侄奪回弘農郡,為他們報此大仇。
因此,郭汜清了清嗓音,看著張繡問道:
“賢侄,我欲盡起大軍,為你叔侄復仇血恨,進攻河東,你以為閻豔可能匹敵?”
聽到了郭汜問話,張繡心中不由一驚,在心中暗暗腹誹李儒,自己現下已經寄人籬下,再不是往昔的少將軍了,可這個毒舌謀士卻還是要將自己拉入這趟泥潭之中。
張繡在心中想起了張濟的叮囑,郭汜表面上收留了他們這些殘兵敗將,還做出一副要為他們復仇雪恨的姿態,可是他們在郭汜麾下卻是要更加小心翼翼,免得無意間就觸犯了素來驕橫跋扈的郭汜的禁忌。
所以,張濟再三叮囑過張繡,他們在郭汜麾下,只能夠韜光養晦,隱忍不發,切不可急切向郭汜談起借兵復仇,或者唆使郭汜起兵進攻河東的言語,只有裝作消沉謹慎,日後他們才有機會在這些構隙不斷的西涼軍陣營中再次藉機崛起。
想起自家叔父的叮囑,張繡當即恭敬行禮,做出一副為左馮翊、為郭汜考慮的姿態,正色說道:
“閻、段二賊,奪我叔侄弘農之地,破我西涼大軍,此乃血海深仇,繡憂思泣血,只為能夠早日得報大仇,親手手刃仇人,只是河東兵馬精壯、糧草輜重供應不絕,我軍還需修整一些時日,待到來年,兵精糧足,才能夠尋機滅此巨寇!”
張繡的話雖然很隱晦,但大意郭汜卻還是聽得明白,那就是自己現在盡起大軍,攻入河東,毫無勝算,除非待到來年之後,兵精糧足,河東有機可乘,才能夠起大軍,進攻閻豔。
如果說李儒的話,還是有夾雜著其他目的的危言聳聽,那與河東兵馬交過手的張繡,則是實實在在的老成之言。
說起進攻河東,郭汜相信在場的諸將之中,張繡的念想最為強烈,可是連他都認為自己盡起大軍進攻閻豔都沒有勝算了,那麼說明,自己背後的這個強鄰,是真的已經強大到了值得自己忌憚的地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許,自己真的該與長安的李傕議和,騰出手來應付河東這個迅速崛起的強鄰了?
郭汜心中嘀咕了一聲,眼睛盯著李儒,口中說道:
“好了,朝堂諸公的好意,汜已經心領了,不知侍中還有什麼要傳達的嗎?”
李儒笑了,他已經看穿了郭汜開始動搖的內心,他趁勢徑直說道:
“儒此來,還有車騎將軍的命令,車騎將軍願與後將軍重新言和,並親自率領大軍,為鎮東將軍奪回弘農郡!”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