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歐刀斬使爭渡急(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到了城牆下,張楊立馬就自己手下的司馬楊醜喊到了身邊,他看著楊醜說道:
“今日這些在城牆上防守計程車卒,都給我撤下來,城頭上的佈防,都換上你所部的兵馬。還有——”
這個時候,張楊特意壓低了聲音,多疑地說道:
“還要小心眭固的黑山降卒,他們勢窮來投,新降不久,不可輕信,莫要讓他計程車卒靠近城門。”
去歲袁紹的河北大軍清剿境內的黑山賊寇,大舉搜山清野,殺了於毒等賊首,眭固勢窮,不得已帶著殘部,投奔了鄰近河內的張楊。
楊醜連忙謹慎應諾,張楊近日因為援軍不至而憂愁煩惱、心緒不寧,剛剛又馬不停蹄,急匆匆趕來城牆。
此時在白日照耀下,也感覺口乾舌燥、昏昏沉沉,又陸陸續續說了幾句之後,就上馬離開,帶著親衛返回城中的官寺。
而待到張楊走後,一直埋頭接受張楊訓斥的楊醜才慢慢抬起頭來,他看著絕塵而去的張楊背影,看似恭敬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詭魅的邪笑。
···
心緒不寧、疑神疑鬼的張楊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邊的危險已經迫近,而率領大軍返回大陽的張濟則終於明白了,為何有戰船,還有敵軍突然襲擊了自己囤積在陝縣的大軍糧草了。
河東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已經在皮氏等地修築船塢,並建造了數量不詳的多條蒙衝戰船,這些戰船就是在那一夜順流而下,突然襲焚燬了浮橋,割斷了大河兩岸的聯絡。
當然,僅僅依靠這些戰船,以及每條蒙衝戰船上的幾十名舟師人員,也只能夠利用水上的優勢,焚燬浮橋,還有擊毀張濟用來運糧的舟楫罷了,是對張濟有兩千精兵駐守的糧倉構不成實際威脅的。
可問題就在於,隨後還有大量的舟楫讓一隻精銳兵馬登上了河岸,趁勢進攻軍心不穩的陝縣糧倉。
最後,那些攻入陝縣臨河糧倉的兵馬,一把火,毫不留情地燒燬了弘農的二十萬斛糧草,也燒燬了張濟大軍的唯一生路。
張濟一開始還不明白就算河東能夠利用水中的優勢,運送兵馬避開自己陸地上城邑的守卒,可是河東又哪裡來的這樣一支精兵,用來大費周章奔襲自己的糧倉。
直到他聽說身在華陰的段煨趁著弘農郡中大亂之際,也突然發兵,擊敗了自己留在湖縣用來戒備西面的五千兵馬後,才徹底恍然大悟。
這支夜襲自己糧草的精兵,就是段煨派出的精銳人馬。
有自己大軍在弘農的一日,一河之隔的河東就需要時時戒備著鄰近的強鄰,身處華陰的段煨就需要夾著尾巴,老老實實守著一城之地,做出人畜無害的樣子來。
但他們兩人的內心,都無時無刻不想要解決身邊的威脅,取張濟而代之。
也許,早在自己以為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候,閻行也偷偷聯絡上了華陰的段煨。
兩人一拍即合,一方出船,一方出兵,這才在重重迷霧之中,上演了一處瞞天過海、暗度陳倉的大戲來。
張濟想要段煨那張看似人畜無害、只欲守土安民的笑臉,頓時恨得咬牙切齒,懊悔自己後知後覺,讓身邊的貪狼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偷襲得手。
而作為後知後覺的代價,張濟攻入河東的大軍也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想要繼續前進,有閻行親率兵馬,死死抵擋,想要後退,大河上又有巡弋的河東舟師,而弘農境內,還有已經獠牙顯露,想要擇人而噬的段煨兵馬。
為了避免軍糧斷絕之後,大軍在河東徹底崩潰,張濟不得不趁著軍中糧草還能支撐數日的最後機會,立馬往大陽撤退,想要渡河返回陝縣收拾殘局。
一路上,張濟為了封鎖訊息,扣押了五六騎從大陽、從陝縣方向而來的告急求援的使者,到了後面,為了穩固已經開始動搖的軍心,張濟更是派出張繡領著精騎,在大軍之前遠遠開道,一遇上有告急的使者,立即射殺,絕不能夠再讓一騎告急的使者,馳入大軍的視野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樣,張濟領著軍心搖搖欲墜的大軍,終於有驚無險地來到了大陽城。
只是將大軍領到了大河邊上的時候,張濟也迎來了撤軍的第一個大難題。
如何將麾下的大軍,安然無恙地渡過河去?
大河上,還有潛藏在暗處,隨時可能出現的河東舟師戰船,會趁著自己大軍半渡的時候,突然出擊,像截斷浮橋一樣,將自己的大軍在水上截斷成兩截,然後北岸的閻行,南岸的段煨,就會像餓狼撲食一樣出現,惡狠狠地撲過來,從兩岸將自己的孤立無援的大軍徹底吞下。
之前渡河的舟楫,已經在那一夜裡,被河東舟師焚燬一空,就算再臨時徵集船隻,也湊不夠足夠的船隻來使得大軍能夠渡河,擺在張濟面前的,只有鋪設浮橋,捆紮皮筏、木排,才能夠使大軍得以渡河返回陝縣了。
而且速度還必須要快,軍糧被燒燬的情況,隨著大軍抵達大陽之後,已經再難隱瞞下去,必須在軍糧斷絕、軍心崩潰之前,讓大軍返回到陝縣去。
就算事實已經成為不可能,可能夠渡河爭取挽回多少兵馬,就必須挽回多少兵馬。
張濟已經開始下令麾下士卒,夜以繼日地砍伐木材,修建木排、皮筏,還有鋪設浮橋需要的木罌。
他們要爭分奪秒,搶在河東兵馬恢復調整,追上來撲咬之前,渡過面前的這一道大河天塹。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