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長安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安城李儒府中
孟夏四月,時節剛剛步入夏季,但春眠帶給人們的倦意卻還沒完全消散,清晨的長安城,也還沒有進入到一日之中最熱鬧的階段。
李儒的府邸所處的裡,不與鬧市、大街瀕臨,所以此時也還比較安靜,只有一些府邸中的奴僕早起汲水清掃、生火造飯,里巷上的行人也較為稀少,間或有車馬從附近經過,就會傳來轆轆的車輪聲。
李儒這些日子一直告病賦閒在家,但這個時候,他卻沒有了任何睡意,而是選擇披衣下榻,也沒有喚來家僕端來湯水洗漱,而是徑直步出房門,在自家的後院之中漫步。
原本一早眼皮子就跳個不停,現在耳中聽著清脆的鳥語聲,李儒腳步慢了下來,心中一直以來的煩躁也減緩了幾分。其實他身上並沒有什麼病,如果有,也僅僅是願景不遂所造成的心病罷了。
董卓從雒陽返回長安之後,經歷了朝中諸多變故之後,選擇修建郿塢,在長安之外,遙控朝堂上的大小朝政。
但董卓在朝堂上選擇倚重的,卻不是昔日的智囊,為董卓掌控朝政出過大力,甚至不惜揹負罪名弒殺弘農王的李儒,而是並地的世族出身,在士大夫之中享有聲名,又能夠逢迎董卓心意的司徒王允。
加上左將軍董旻,中軍校尉、侍中董璜,這些朝中的董氏族人,也大多並不親近李儒,甚至隱隱有排擠他的意味,諸事不暢、願景不遂之下,李儒也乾脆稱病在家賦閒,免得在朝堂上自討無趣、惹人煩厭。
李儒在後院踱著步,不知不覺來到了一處小別院。他抬眼看著這處平日很少來到的別院,想起閻豔的那位女眷就是安置在這處別院之中。
此前,嗅覺靈敏的李儒察覺到了長安城中的暗流洶湧,為防萬一,他就將閻豔的女眷接到了自家的後院之中安置。
想到那位平素深入簡出、很少露面的閻豔家眷,李儒就又聯想到了還身在河東的閻豔,閻豔在河東平定白波亂事,隸屬於牛輔的麾下,屢立戰功。而李儒卻在長安城中處處受到掣肘,只能夠透過稱病賦閒在家的方式來避禍。
在這種情形下,雖然閻豔還每隔一段時間就派人送來禮物和書信,周良陸陸續續也有訊息傳回,但李儒在心中還是能夠察覺到,失勢的自己和這位往昔在軍中安插的心腹的關係,正變得越來越疏遠,原本自己在閻豔身邊埋下的眼線,也在逐漸地失去作用。
若不是閻豔還有這一位女眷寄居在李儒的府中,只怕連這點微妙脆弱的關係,都要被立功在外的閻豔棄之如敝屐。
不過也可憐了這位獨守孤苦的女子,李儒有時甚至在想,照著這個形式發展,她在閻豔和自己的心中,興許根本就沒有了當初那麼關鍵和重要,僅僅剩下是為了維持各居內外的兩人之間的一點信任和聯絡而已。
生死存亡之際,利慾薰心之時,閻豔對於自己的妾室的態度,只怕和自己當初對待自己的髮妻的也沒啥兩樣。
在朝堂上失勢的李儒,一時觸景感懷,動了惻隱之心,當即就駐足在別院外,喚來了在別院伺候的僕人,簡略詢問起了閻豔女眷的起居飲食情況。
在得知張蕊的情況一切如常後,李儒又叮囑了僕人要照料好閻豔的家眷,衣食要按照後院家眷的規格供應,然後才重新邁步,往自己的居所方向走去。
在散步慢慢將心緒理順之後,李儒的狀態也漸漸扭轉過來。他回到自己的居所洗漱完,又讓家僕端來了朝食,一邊進食,一邊喚來了一名剛從外邊回來的家僕詢問。
“今日有大朝會,你出外所見,城中可有甚麼異常?”
春風料峭,當今的年少天子前些日子才感了風寒,近日剛剛痊癒,於是召叢集臣大會未央殿。李儒雖然現下賦閒在家,但對於這種大事還是留心關注的,因而特意詢問派出去的家僕所見的城中情況。
“城中無甚異常,太師的車駕也已經入城,往宮城去了,不過王司徒的車駕倒是不曾見到······”
這名常被李儒派出去探聽城中情況的家僕,對城中權貴的里巷府邸倒是熟門熟路,很快就將往日關注的目標人物的動靜,一一向李儒稟報。
聽到家僕沒有看見王允的車駕提前入宮,李儒心中有些驚訝,按照以往王允取悅董卓的舉動,定然會提前入宮,安排朝會的諸項禮儀,今日家僕竟然沒有先看到他的車駕!
想起了自己一大早眼皮就跳個不停,李儒心中咯噔一聲,急忙問道:
“今日一大早,太師入城的車駕,是由誰護衛的?”
“是呂中郎將親自帶兵護衛入宮的。”
家僕看著一大早變得神經兮兮的李儒,心中也有些疑惑,自從伍孚刺殺太師失敗之後,太師的出行都要由呂中郎將親率精兵護衛左右,自己的主人又怎麼會不知道,怎麼今日反倒問起這個問題來了。
“左將軍、中軍校尉二人,都不曾帶兵隨行麼?”
李儒又緊接著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人於路旁觀看,但不曾見到這兩位貴人的車馬從御道駛過。”
家僕受李儒的緊張神色所感染,仔細回憶不久前御道上車馬駛過的情形,然後忙不及迭地出聲回答。
李儒聽到這裡,忽地站起身來,他腦裡將這些看起來互不關聯的情報串聯起來:董卓車駕入宮,呂布護衛隨行,王允反常不見,董旻、董璜沒有從行······
越想越驚的李儒強忍著心中的顫慄,臉上盡力維持出常態來,口中緩緩對家僕說道:
“你再去宮城附近一趟,就近等待,若宮中出了什麼大動靜,速速回府報我!”
家僕張了張嘴,疑惑的話到了嘴邊,但看著李儒一反常態的言行,最終還是忍住出言發問,他唯唯應諾後,立馬就快步往外邊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