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遊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將之擊匈奴而顯名者,如飛將李廣、霍驃騎、衛大將軍,餘者如公孫敖、張次公之屬,或因人成事、或事蹟不詳,故暫且不論。【△網 .ai .】”
“飛將李廣,驍勇善射,能得士心,治軍簡易,逢戰非大勝則大敗,此可謂驍銳之將。”
“霍驃騎,用兵靈活,注重方略,勇猛果斷,善於奔襲,斬俘之數冠絕全軍,然軍士亦多佚亡,此可謂戰克之將。”
“衛大將軍,統御諸將校,進能克虜破敵,退能全師保塞,穩健持重,內外兼得,此可謂三軍之元帥,軍國之大將也。”
“為將之道,明見萬里,不可純拘於人言、斬俘,子宜思之!”
閻行將李廣、霍去病、衛青三人作了比較,推崇衛青的大將之才。但這並不是說他忽視了李廣這等彎弓飲羽的猛將,和千里蹈敵的霍去病這等驍將,只是從軍國大計而言,像衛青這等勇毅沉敏沈毅有謀的大將,猶如國之棟樑,起到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又或者說,像霍去病那樣的天縱奇才,可遇而不可求,他就猶如一支離弦的利箭,不射中獵物絕不停息,除非絃斷矢亡。而像衛青這種持重的軍國重將,更像一把運轉自如的寶劍,能飲血殺戮,也能收斂鋒芒,攻守各得其宜。
裴綰年紀輕輕,就身負才名,此刻又表現出了對兵事的濃厚興趣,閻行從一名過來人的身份,向他闡述為將的心得,不得不說,是對裴綰寄予厚望的。
畢竟,效仿衛青為將不得,將來至少還能成為一名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而效仿霍去病用兵不得,則往往就會變成覆軍殺將、身名俱滅的悲劇,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裴綰聽完了閻行的話,面露沉思,顯然閻行剛才的話,給他的啟示,是發人深省的。
“多謝校尉教誨,小子受教了。”
思索了一會,裴綰心中有所明悟,知道閻行箇中深意,當即出言道謝。而閻行看到裴綰表現出了謙虛受教的態度,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裴綰站在山坡上,吹著涼風,看著更遠處,那條川流不息的汾水,心中多了不少感慨。
今日在絳邑所見所聞,都重新整理了他以往的一些認知,他在心中還想著,渡過汾水,去看一看那座在從戰火的灰燼上重生的臨汾城,不過算了算日程和事宜,只怕車隊的管事,還真不允許自己擅自離去,而且還是靠近與白波賊寇戰事的地方。
可是就這樣作罷,裴綰心中又不滿足,他快速瞄了幾眼站在身邊同樣在眺望汾水的閻行,看見他面露思緒,心中頓時又是發癢,他忍不住問道:
“校尉敬慕衛大將軍的為將之法,那此番撤軍,可是為了穩重用兵,另尋戰機,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亦或者是為了迷惑賊寇,來日再一鼓作氣,長驅破敵?”
閻行聽到裴綰的問題,微微眯了眼。
這是他軍中的機密,他怎麼可能告訴旁人。
裴綰藉機詢問他軍情,莫非是裴家人的意思?
想到這裡,閻行審視地端詳了裴綰一會,裴綰也察覺到了閻行的警惕,他知道自己剛剛所問的這個問題,關係重大,自己在這場合,一時興起,徑直提了出來,容易引起雙方的禁忌,可是自己話都說出口,已經無法再收回來,只能夠強作鎮定,裝作輕鬆地應對閻行的目光,心中卻早已七上八下地打起鼓來。
閻行卻是很快地收回了目光,他微微一笑,料想以裴家的裴潛、裴徽等人的行事作風,也不可能讓一名少年來窺探自己的軍情,因此閻行詼諧地說道:
“我打了好幾年的仗了,在以少敵眾的情況下,還從未見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好事,這仗,終究還是要打下去的。”
“那就是要迷惑賊寇,再一鼓作氣,長驅破敵咯?”
裴綰眼光中滿是好奇,不管他如何聰慧,又身負了多少才名,但在兵事上,到目前為止,他始終還是門外漢一個,因此對於自己預測的西涼軍用兵方略,裴綰在心中還是充滿期待的,若是自己所想和閻行的兵略一樣,那豈不是就證明了自己也是天授韜略,將來說不定也會和太祖父一樣,統兵御邊,建立軍功來光耀門楣。
雖然,這世道,護衛桑梓已是不易,統兵御邊更是無從談起。
閻行看出裴綰的少年心性,笑而不語,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打算,而是說道:
“聽,之前山下就來人了,估計是來接你的了。”
裴綰聞聲轉身往山道望去,果然是自家車隊的人估摸著自己離開有些時辰了,派出了人手前來接回自己,但在山道的半路,就被閻行的親衛攔住了。
車隊的人已經找到這裡來,裴綰不能久留了。
“校尉,綰就要走了。”
臨走之際,裴綰還念念不忘自己的猜測,雖然行禮告辭後,挪動了步伐,但眼睛卻還是盯著閻行,期待著他能夠透露出一點口風,能夠讓自己印證一下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閻行看著裴綰還略顯稚嫩的臉龐,含笑點了點頭。這一動作在等待已久裴綰的眼中,不吝於是一盞黑夜中的明燈,他當即就眉開眼笑,笑著再次向閻行道謝後,才歡快地往山下去了。
等裴綰和來接他的裴家人走了之後,閻行收起笑容,又將目光轉到了遠處的汾水上。
想起裴綰的各種用兵的猜測,他的眼眸愈發顯得深邃。
眼下戰敗的幾部白波軍,就像是幾隻受傷的刺蝟一樣,互相抱團向外,不管是反抗性,還是警惕性,都是極其高亢的,此時選擇正面進攻或者長驅突襲,就算得手,閻行麾下的西涼軍也是要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