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各部,變方陣為圓陣!”

郭太親率的白波勁卒進入戰團之後,西涼軍的軍陣一下子岌岌可危,原本的鹿角、木刺已經被楊奉、胡才、韓暹等人一一剷除,兩翼的兵力也被普通的白波士卒牽制住,而閻行所在的中軍以河東的新卒居多,被郭太的白波勁卒一衝,死傷頗多,竟被郭太的白波勁卒突進陣中。

閻行眼見陣腳不穩,在派出三路中軍騎兵之後,也當機立斷,收縮己方軍陣的兵力,變化為圓陣,繼續抵抗白波軍的進攻。

典韋、楊豐、牛嵩三人各率一路騎兵,從軍陣的通道處奮勇衝殺而出,而典韋一馬當先,手持長戟,呼喝叱吒,帶著百名中軍騎兵,直奔左翼的白波士卒而來。

他在馬背上大力揮出長戟,率先將攔路的兩名白波士卒一同擊飛,他眼觀六路,繼續催動馬匹,連續撞開了阻攔的三四名白波士卒,身後的中軍騎兵也揮動大刀長矛,接連擊殺賊兵,很快,典韋就帶著身後的中軍騎兵,從兩個白波軍的方陣銜接處突圍出去。

憑藉坐騎的馬速,殺出包圍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策應己方的佈陣的步卒一同防守白波軍的進攻。

典韋坐騎的速度不停,按照閻行的指示,他們這幾股騎兵在衝殺出陣之後,要遊走襲擾敵陣後側,減輕正面佈陣防禦的步卒所面對的壓力。

於是他在賓士的馬背上環眼四顧,看清了白波軍的幾個進攻方陣的佈置情況之後,伸手一指,向身後的中軍騎兵說道:

“敵眾我寡,不宜久戰,我等可用騎兵奔擊之利,先佯攻賊兵軍陣之背,俟其回軍拒我,再合力衝鋒,鑿穿賊陣,再次殺回陣中!”

身邊的中軍騎兵親眼目見典韋突陣無一回合之敵,無不佩服典韋的武勇,自然無有不允,當下典韋就繼續帶著中軍騎兵迂迴遊走進攻敵陣的側後方。

典韋本人勇武驍銳,帶著的中軍騎兵也是生力軍,眾人挾威而來,揮斥叱吒,所向無不擊破,普通白波士卒有的身上連一件皮甲都沒有,面對這些奔騰如風的精銳騎兵,己方長矛手又密集聚集在前排,後排的白波士卒一時間竟被打得無反手之力,只能夠眼睜睜看著這些騎兵呼嘯而來,揚塵而去,只留下軍陣後方的一地狼藉。

郭太此時也已經催馬下了山崗,親自指揮本部的白波勁卒進攻閻行所在的軍陣中央。在看到了西涼軍的軍陣中突然衝殺出的這三股騎兵,一下子攪亂了楊奉、胡才的攻勢之後,他身邊的心腹將士,也有出言向郭太建議先剿滅這三支小股騎兵的。

“無妨,彼輩騎兵藉著馬力,不過猖獗一時罷了,無傷大局,讓楊、胡、韓等人繼續進攻,我等先破其中陣,看這些小股騎兵還能夠如何!”

說到這裡,郭太又看向跟在自己身邊、帶罪在身的白波騎將,口中繼續說道:

“先前你已經敗了一陣,挫傷了我大軍的銳氣,現下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帶剩下的輕騎,趁著西涼軍軍陣中央兵力虛弱的這個時機,給我殺入陣中,破其魁首,若能成事,此戰你不僅無過,還可位居首功!”

“諾,願為郭帥效死!”

那名白波騎將眼見西涼軍的軍陣已經被大大削弱,這個時候正是突破軍陣、建立功勳的時候,郭太既然願意給他這個機會,他心中自然也是大喜過望,連忙應承下來,驅馬號令身邊的輕騎,紛紛催馬衝擊而出。

郭太看著絕塵而去的自己輕騎,臉上得意地笑了笑。他自詡手中有四萬大軍,近十倍於西涼軍,西涼軍的騎兵雖然驍勇,可人數不多,攪不起多大的風浪來,這個時候,西涼軍的軍陣外圍已經被破,只要集中精銳,再全力擊破西涼軍的中軍指揮所在,其餘仗著坐騎逞威猖獗的西涼遊騎,也難逃敗走一途。

而楊奉、胡才、韓暹等人在接到了郭太的命令後,也繼續咬牙堅持,催促身邊的白波士卒,前仆後繼,繼續強攻西涼軍的圓陣。

西涼軍的陣中

戲志才看到己方三股騎兵,鏗鏘鐵馬呼嘯破陣,騎兵的衝勢猶如千鈞鐵錐轟擊朽木一般,將白波軍進攻方陣的後排攪得混亂狼藉,可心喜自己一方的生力軍出擊奏響奇效。

可隨後,看到白波士卒雖然後方遭受遊騎襲擾,可並沒有分出多少兵力前去攔截圍剿,反而繼續加大力度,強攻正面的西涼軍軍陣,而郭太所部的白波勁卒中,更有一支輕騎,也學著西涼軍騎兵的樣子,劍走偏鋒,從廝殺激烈的陣線中突破而來,目標直擊閻行所在的方向。

這一邊,賊兵騎兵來勢洶洶,另一邊,西涼軍陣中各部皆已陷入苦戰,跟隨閻行觀戰的戲志才胸腔中的一顆心臟此刻也已經劇烈跳動到了極致,他鏗鏘一聲拔出了腰間的長劍目視前方,看著衝鋒突進陣中的白波騎兵,積極準備進行馬上廝殺。

看到一向奇謀妙計、運籌帷幄的戲志才也面色凝重,拔劍準備死戰,在戰場上一直不苟言笑、鎮定指揮的閻行卻難得地笑了笑,看向戲志才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