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趣閣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十二月,出征河東的大軍凱旋迴朝。

而此時的雒陽朝廷,已經是陷入到了一片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死寂之中。

這段時間裡,表面上,董卓和朝廷的公卿和相處依舊和洽,因為自己由太尉進位相國,空出的位置還專門以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

其中荀爽的晉升堪比速度比起三日之間周曆三臺的蔡邕而言,更是有過之而不及,他從董卓入京掌權之後被徵召開始算起,在九十三日內,接連拔擢直至司空,位列臺司。

其晉升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由此也可見董卓,急切想要利用這些名士大儒的清名,來鞏固他剛剛接手的大亂初定的漢朝廷。

在對待以袁家兄弟為首的黨人上,董卓在追捕逃亡河北的袁紹無果之後,也在周毖、伍瓊等朝官的勸阻之下,赦免了袁紹的罪行,給了他一個渤海太守的位置,希望能夠暫時安穩住袁本初那顆對新朝堂一直都不安分的心。

在穩住袁紹的同時,董卓也雙管齊下,開始拉攏黨人中的其他人,其中和袁紹同為兄弟,卻互有舊怨的袁術成了董卓的重要拉攏物件,董卓有意要扶持袁術來抗衡、分裂袁紹在黨人之中的勢力,因此格外上奏,將袁術表為後將軍。

連帶的,袁紹集團中的曹操也被表為驍騎校尉。其他還留在京都的黨人,也各有升官封賞,只是董卓這般煞費苦心的佈置,最終也隨著袁術、曹操等人的出逃雒陽,盡數落空。

再加上,河東的兵事也是勉勉強強地圓場,涼州兵馬剛進京時,威不可擋的兵鋒終於也出現了頓挫,一時之間,朝野內外的暗流洶湧不斷。

雖然董卓也開始狠下殺手,殺瞭如侍御史擾龍宗的朝官來震懾朝野的宵小之輩和野心家,可對突轉而下的大局來說,依舊於事無補。

甚至乎,有傳言東郡太守橋瑁已經詐作京師三公書信,移書與其他州郡,陳述董卓入京之後的種種罪惡,不斷聯絡各方勢力,共討董卓,據說,有不少州郡,已經應下了這一樁滔天的事情。

局勢如此不利,董卓對於手上的最大依仗,涼、並兩州的兵馬,就更加重視,於是一場宣揚軍威的冬狩很快就在冬日裡的上林苑舉行。

《周禮》中記載君王四季田獵,分別稱作春搜、夏苗、秋獮、冬狩,作為禮儀的田獵被後代的帝王沿襲了下來。在古代,狩獵是一場軍事大典,作為練兵的綜合演習。

雒陽城西郊皇家園林的上林苑,雖然不如前漢長安的上林苑建築群規模龐大,但也是城西幾個皇家圓苑中佔地最大的,上林苑的皇家劃下的禁地,只用來給皇室貴胄使用,其中的放養的野獸甚多,以往雒陽的皇子王孫,也常常到此處狩獵。

所以,董卓也決定,將此次意義重大的冬狩定在了上林苑。

冬日裡的晴天晴空萬里,就在上林苑的一處行宮前,為相國董卓專門搭建的將臺和大帳,已經早早修葺一新。

將臺用土木建築架構而成,寬闊聳立,站在將臺上,可以將面前冬日裡的山水景色盡收眼底。將臺上的大帳也是用幾層紅、紫相間的輕紗幔帳圍裹起來,帳內都是鋪滿了柔軟的羊毛毛毯,耀眼的金銀器具、香木的案几、紋彩的漆盤,一切都在儘可能地展現帳中主人的如日中天的顯赫地位。

董卓壯碩發福的身軀斜臥在坐榻上,身邊有數名貌美如花的侍女在一旁跪坐服侍,而下首兩旁的案几坐塌上,按照親近程度、品秩排序,坐著如李儒、賈詡、田景這類的相國府掾吏,還有親近董卓的周毖、伍瓊、劉艾、劉囂等朝官,他們溫酒膾炙,安坐在高臺之上,看著將臺之前的那一片寬闊的圍獵場上,諸多將吏正馳馬張弓,射殺獵物的颯爽英姿。

這是專門修建的圍獵場,一大早之前,就有專門計程車卒手持羅網、吹號打鼓,將冬日裡林間或棲息、或覓食的野獸驅趕出來,慢慢地從三面驅逐合圍,直到將獐子、麋鹿、山兔、羽雉、野豬之類的野獸盡數趕入這處將臺前已經紮上柵欄,空出一口虛張等待獵物入彀的圍獵場,而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的諸多將吏,則在董卓的命令下達之後,紛紛高呼策馬入場,張弓引箭,剿殺獵物。

諸位將吏有意在相國董卓、自家的主公面前,展現自己的武藝和騎射,所以雖然每個將吏帶的從騎並不多,但每一個人都憋足了勁,走馬引弓,箭不停息,在呼嘯聲中,幾乎每一個瞬息之間,都有好幾頭野獸被鋒利的箭矢無情射殺。

而每一個將吏之間,又彼此之間在互相較勁比試,各自施展射法方略,將眼前看中的獵物一一射殺。諸將之中,有的個人技巧高超,有能發連珠箭的,有能夠左右馳射的,還有能夠翻身背射的,而也有的將吏更重視從騎之間的互相配合,就如同在戰場上指揮兵馬一樣,不斷排程從騎從四面包圍獵殺野獸,防止有漏網之魚的野獸從間隙中逃了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跟董卓坐在高臺上的諸多文吏官員大多隻是覺得眼前的這些馳騁飛射的騎士或整齊有序,或雜亂無章,或一矢中的,或連射幾箭才將一隻狡兔射中。

但是董卓則對場中的情況洞若觀火,他本身既是能夠左右馳射的猛將,又是指揮過大軍鏖戰的宿將,對這種小規模的圍獵,更是熟稔瞭解,他一邊舉起手中的金樽,對兩旁的文官的敬酒來者不拒,豪爽地一飲而盡,一邊饒有興致地點評起場中圍獵的情形起來。

“騎隊之中,終究還要數徐榮的最為整齊,他們圍獵也最有方略,各騎士的射技也不差,不過徐榮為人謹慎,不喜和其他諸將爭搶,終究在獵物數量上要落了下風。”

“而郭阿多這廝,射獵雖多,但爭搶無度,射得多,漏走的也多,騎隊雜亂無章,大體也是要落了下風。”

“哈哈,眼下看來,終究還是要數奉先最為善射,其麾下諸騎士也是善射之人,驅馳之間,進退有度,此番怕是他要奪得頭籌了!”

···

董卓將臺下爭較騎射能力的諸將,一一點評完畢。這個時候,圍獵場上的諸位將吏也將場中的野獸獵殺殆盡,也紛紛舉著自己打到的最好、最大的獵物,策馬來到臺前,向董卓進獻獵物。

其中諸人打到的獵物數量果然如董卓的預料相差無幾,以呂布為首的幷州騎隊,打的獵物最多,而且很多獵物都是從正面一箭中的,儲存了獵物皮毛的完好無缺。

高臺上的董卓看著臺下自己的這一批精兵悍將,大笑著讓臺上服飾的隸臣將臺上早就準備好的錦袍、弓箭分賜諸將,同時又讓臺下的武將們也一同上臺,隨董卓校閱軍隊。

冬狩的意義,也就是在農閒之時,講武閱兵,而董卓如今麾下的兵馬,雖然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但成員複雜,有跟隨自己多年的涼州舊部、也有駐紮三輔之時的部分兵馬,還有新來投靠的幷州兵馬等。

因而,大閱諸軍,就顯得尤為必要。

其中,呂布的幷州兵馬是被列為最先入場的。

呂布自從殺丁原,轉投董卓以來,就一直受到董卓的重視。近來更是將騎都尉的他直接拔擢為中郎將,賜爵都亭侯。中郎將一職,在董卓目前的麾下,是最高的武官頭銜,除了牛輔、董越兩個董卓的親戚之外,外姓也就只有徐榮和段煨被授予中郎將的職位,甚至連李傕、郭汜等人都還只是一個校尉而已。

而原先涼州一系的將吏,對於這一批轉投之後,寸功未立卻後來居上的幷州人,隱隱也是心生不服的。

比如剛剛呂布獵殺的獵物被定為第一名之後,心生不滿的郭汜就私底下抱怨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