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伏兵 伏兵(完)(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裡有成千上萬的伏兵,原來竟只有兩百或拖曳著樹枝、或擊打著皮鼓、或發射著鳴鏑的匈奴騎兵。
這是於夫羅在撤退出雀鼠谷之後,害怕被漢軍的騎兵越谷追及,臨時起意,定下的決策。
於夫羅一邊帶著匈奴部屬撤退,一邊留下自己的弟弟呼廚泉和兩百匈奴騎兵扼守在雀鼠谷北面的出口處,他們就是一支疑兵,用來阻擋漢軍的主力人馬在追上擊潰白波軍之後,繼續窮追不休。
原本是一招斷尾自保的策略,但放到戰場上,卻變成了一支出奇制勝的奇兵。
當呼廚泉得知漢軍的主力人馬在擊潰了白波軍的主力之後,絲毫沒有任何想要繼續追擊的意思,反而因為在抄掠、繳獲白波軍丟棄的輜重、財貨時變得陣型大亂,前後兵馬互不呼應、中間的漢軍更是下馬擠成一團,忙著爭搶金銀財帛。
呼廚泉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原來這些漢軍如此不堪,竟因為一些財貨之物就自亂陣腳,若是自家兄長多給自己留下一千人馬,那隻怕自己此時調轉馬頭,衝殺回去,一個大捷唾手可得。
喜的是,既然這些漢軍無心追擊,還因為爭奪財貨,而亂成一團,卻是自己虛張聲勢、逆襲反擊的時機了,於是他故意派出人馬,裝作有大股伏兵埋伏在追擊山道兩側的樣子,突然一齊殺出,殺聲震天,聲勢浩大,果然將自亂陣腳的漢軍嚇得狼奔豕突,倉皇地點頭逃竄。
心中得意不已的呼廚泉極力造大聲勢,等到斥候彙報將漢軍追擊的人馬嚇得不輕、紛紛潰退之後,他才帶著自己的實際兵力,兩百匈奴騎兵,緩緩地加入戰場之中。
此刻雀鼠谷中,董軍的主力已經撤走了大部,而像牛輔、李傕等人也先後逃出了雀鼠谷,群龍無首之下,雖然來的匈奴人不多,但來不及撤退的人馬還是毫無戰意、望風潰逃,稍有抵抗者不一會就被殺了,剩餘的只能夠跟著主將牛輔等人的足跡,向谷外退去。
而就在匈奴人殺得痛快,甚至藉著馬速越過潰逃計程車卒,打算直接封鎖谷口,全殲這剩下的漢軍士卒的時候,谷口四處的山壁之間頓時鼓聲四起、喊聲如雷,嚇得匈奴騎兵的坐騎唏律律地想要掉頭往回跑。
呼廚泉拉緊韁繩,止住自己那受驚的馬兒的步伐,一邊伸手去安撫這頭戰馬的不安情緒,一邊驚恐地發現谷口之處,突然又多出了一股伏兵。
這是怎麼回事,漢軍的主將不是已經嚇得抱頭鼠竄了嗎?看著一路相互擠壓踩踏的漢軍,呼廚泉深信對方的漢將是一個無能之輩,可是沒想到,竟然在這個時候又突然多出了一股伏兵出來。
若說漢軍是故意詐敗引誘自己帶領的匈奴騎兵出戰的,呼廚泉是決計不相信的,漢軍明明是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何必故弄玄虛,再畫蛇添足地弄出這一招來,更何況,漢軍又怎麼可能知道,還有自己這一支虛張聲勢的兵馬呢。
思前想後,沒有弄明白這漢軍的主將是作何打算的呼廚泉等到看到谷口處四處飛揚的揚塵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對方也是一支虛張聲勢的兵馬。
匈奴人驅馬逐獵,又放牧牛羊、駝馬之屬的牲畜,不用多久,也就看出了谷外的揚塵同樣是馬匹拖曳樹枝的枝葉在地上揮動,所造成了揚塵呢。
定下心神的呼廚泉的內心靜靜安定下來,他很快也看到了谷外的漢軍伏兵也根本沒有想要進攻自己這一支匈奴人伏兵的打算,而是守住谷口的要地,不斷地收攏那些潰散計程車卒,作出一副以逸待勞、全面防守的姿態。
身邊的匈奴人殺得性起,看到這谷口的兵馬沒有行動,以為這谷口的伏兵也只是故弄虛玄,不少人在受驚之後,又重新鼓起了勇氣,向呼廚泉請戰,請求帶兵追殺擊潰漢軍的主力部隊。
呼廚泉直接搖了搖頭,他指著這谷口的伏兵說道:
“此仗並非漢軍軟弱不堪戰,實在是漢軍主將膽薄無能,我等勝得有些僥倖,就莫要再次冒險鑽吃漢人設下的圈套了,況且河東的幾場戰事,我大匈奴勇士的鮮血已經留得夠多了,眼下,還是先撤退吧!”
呼廚泉看著雀鼠谷中死屍枕藉、一片狼藉的山道,嘴角微微勾起,這一戰,虧的是白波軍和漢軍,對於匈奴人來說,雖有小挫,但比起漢人來說,卻是好上太多了。
“吹號,撤退!”
隨著呼廚泉的下令,隨行親衛的號角聲不斷吹響,匈奴人這才止住了殺戮的戰刀,又調轉馬頭,向北面開始後撤。
呼廚泉策馬在匈奴親衛的護衛下,向北撤退,他身邊的匈奴人興致都很高漲,因為他們又絕地反擊,打了一個大勝仗,指揮獲得勝利的呼廚泉同樣也有這種喜悅的感覺,只是他想到山谷出那支突然出現的伏兵時,終究心中遺留下了一絲絲的遺憾。
他不由回首去看谷口那支漢軍的人馬,此刻谷口那邊的鼓聲也是大震,呼廚泉知道,他們這是在不斷在收攏殘餘的潰卒。是他們,讓自己全殲谷中剩餘的漢軍人馬的計劃半途廢棄。
想到這裡,呼廚泉又不自覺發出了一聲與勝利者不相符合的長嘆,感嘆漢人之中的才俊之士,何其多也。
他心中有種奇怪的預感,很快,匈奴人的勇士又會再遇上這支人馬。
到那個時候,是真刀實槍面對面的進攻,還是如今日一樣的絕地反擊,當真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喜歡三國縱橫之涼州辭請大家收藏:()三國縱橫之涼州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