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四美日子過得再苦,也不往孃家求助。不僅如此,她也是這樣要求她唯一女兒柏顏的。

後來全國經濟好了起來,就是他們鄉下,日子再怎麼苦著,也不能到沒飯填肚的條件上,無謂是愁沒什麼錢花。

趙大樹心裡才好受些了,畢竟國家好政府好,他們老百姓能吃得飽了,其它的,沒那麼多要求,當爹媽的有本事,能賺到就送孩子去上學,沒本事,那也怨不了國家。

都能叫你吃飽飯穿暖衣,還要求什麼呢?

趙大樹一點也不貪心,對於女兒那邊,也放心多了,至少,能活著嗎。

可當爹媽的,都希望孩子有個好前程。

趙四美也一樣,尤其是她大兒子餓死了,她也因那年代傷了身,好些年不曾生養,後來千求萬盼的,才得了一個小女兒,今才十八。

小女兒出生沒多久,她婆婆就重病不起了,死前還很不瞑目,拉著趙四美的手,說一定要她不能斷了柏家的香火。

趙四美作了保證,她婆婆才閉上了眼。

可生不了就是生不了,不僅是她身子懷上了,還有她男人,年紀更大了。

沒辦法,她就打算著,以後讓小女兒招個上門女婿,生下的孩子,姓柏,繼承她柏家香火,至少她女兒是姓柏的,生下的孩子身上起碼有一半,流著柏家血。

在她求子無望後,這是唯一的出路。

可在鄉下,能做上門女婿的,能是什麼好人家?

所以,必須得走出去,去大城市,聽說大城市沒有鄉下這麼多講究。

人是自己看對眼兒談戀愛的,要是她女兒足夠出息,還怕沒男人上杆子要嗎?

柏顏從小就被告知她是要招上門女婿的。也一直努力為這事奮鬥,反正,也是很優秀的一個姑娘,才十八歲,就考上大學了。

在他們十里八村的,名聲比之趙保國也相差無幾。

柏志軍年前就沒了,而柏顏還在京念大學,忙,清明也沒空回來,畢竟家裡窮,學費……倒沒到要左借右求的地步,她自己除了努力學習,也沒忘抽空給人做做家教什麼的,賺些錢,再加上她一路優秀到大,各種獎學金拿到手軟,大學四年的學費,足夠了。

可京裡開銷大,她即使有假,也不能回,畢竟她還得勤工儉學一番。

所以,出了這麼大的事兒,柏家也只有趙四美一個人在家,萬一有危險了,誰來顧著?

太平時,趙大樹是放心的,畢竟再苦再難,也不至於吃不著飯。

可一但動亂了,他就沒法兒放心了,哪怕女兒恨著他呢,他也不能看她一個,就擱那村子裡住著,所以:“往四美家去一趟,先勸勸,要她勸不聽,綁,也給我綁回來。”

這會兒子,可是不能任她犟的時候了。

趙二牛:…………

算了,大伯咋說,就咋辦唄。

可要到了動粗的地步,叫兒子去,就不太合適了,畢竟……是小輩兒。

他就琢磨著:“要不我親自走一趟?不然叫孩子們去……”也不合適哪。

趙大樹打量一下自己大侄子,也快五十歲的人了,看著跟四十來歲的差不多,估計這些年在城裡頭生活,也沒養嬌慣了。

就點點頭:“你去也行,免得底下幾個小的,治不住她。”想了想還不太放心:“跟老大一塊兒去。”

倆人總能治住她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