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趙保國爺倆兒,把趙家其它四房,接到廣陵來安置了。

趙大伯趙二伯那也是惦記著老家的祠堂呢,本來呢,就被燒沒了,那祖宗牌位什麼的,沒地兒擱呀。

又住在趙二牛家給借的宅子,牌位是能放一放的,畢竟,都是趙家子嗣。可到底,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等這邊生計上一安排過來,倆老爺子就坐不住了。

跟趙二牛商量著,打發趙凱跟趙愉,先把城裡這邊的事情放一放,回村召集人手,把祠堂重新重建起來才是。

祠堂新建後,那祖宗牌位就又擺回去了。

人呢,是不長住在村子裡的,可祠堂總不能沒人看守。

倆老爺子再瞧瞧家裡頭僅剩的兩個,再瞅瞅低下那一溜都沒長成的小子們。這哪個也沒法兒派回老家去守祠堂。

他們倆兒呢,有心自個兒回去守著,可再一看看家裡這情況,這也沒法兒走人。

本來嗎,男丁就只倆兒了,剩下一堆老弱婦孺的,哪能頂起門戶?

所以,就不得不留下,怎麼說,也要等下頭的,再長上幾歲,能頂起門戶來,他們才走得開。

於是,那新建的祠堂,就只好託村裡相近的人家,幫著照看照看。

當然,外人是不能進趙家祠堂的,主要是叫人照看著些,別叫風大掀了屋頂,或樹倒了砸上去。

時時打掃什麼的,暫時是做不到。

現在境況是見好了,底下小子們,大的幾個也都有本事了,能養得起家糊得口了,還成親了,倆老爺子才算鬆了口氣。

正巧趙保國又得了子,老家那族譜,也得上,得支會一下祖宗,老趙家又添新丁了。

還有家裡原來幾個小的,現在嗎,個個長得虎彪虎彪的,家裡境況也好,不缺吃的穿的,反正,眼瞅著,是能成丁的,那記族譜的事兒,也該提上日程。

以前呢,是沒記,為什麼呢,畢竟年景不好,家裡底子也不多,萬一哪個沒立住呢?這要提前上了族譜,回頭還得再去劃一筆。

所以,趙家的子嗣,但凡不滿十歲的,那都不往族譜上記的,免得夭折。

至於趙諾這邊為什麼例外呢,倆老爺子也是有思量的。他們趙家攏共五房,遠近且不說了,就家境一條,是個明眼人也能瞧出,就老五家最出眾的。

這樣的人家,那孩子能養不活嗎?

又不是他們以往了,鄉下人,田也沒幾分,地也沒兩畝的,連銀子,一年都見不著幾兩。

養不活孩子,那是常有的事情。

現在情況又不一樣,自然也沒有以往的顧忌了。

當然了,大戶人家夭折的小兒,其實也不在少數。可倆老爺子,那人老都成精了,還能不明白裡頭的道道?

那等大戶人家,內院裡汙七八遭的事情,可不少。

再一看老五家的小子,到現在,也只老五家的一個,瞅著小倆口,好得很呢。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