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保國是不知道人心裡想什麼的,知道了無所謂,看不清自己的人,哪兒都有。

他去了磨坊那兒,人是挺多的,不過大多都是村裡的大嬸大娘們,男人……就比較少。

磨坊裡已經有三臺石磨了,倆大的,一小的,小的那個是專門來磨黃豆的,大的才是來磨糧食的,一個用來磨麵粉,另一個用來玉米麵兒。

這會兒三個石磨都沒空著,左邊磨麵粉那兒排得隊最短,就六個大嬸兒擱那兒等著前面正磨著的那人磨完,邊聊邊等,八卦東家長西家的短的。

右邊等著磨玉米麵的,人就挺多了,畢竟玉米棒子收得多,誰家糧食也這玩意兒最多的,得緊著跟別的一塊兒混著吃,光吃麵粉或家裡囤的大米什麼的,能吃多久?

總不能吃完了再接下來以後日子,就天天吃窩頭玉米糊吧?

麵粉還是大米,誰家也省著吃的,一般家裡勞動力都不怎麼動這些,這可是細糧,得留著,偶爾吃一嘴得了,其它的多半還是省著給家裡老人,或底下年紀還小的孩子們吃,畢竟細糧好消化。

趙保國直接走到幾個嬸子後頭等著了,不過離得距離稍遠了些,幾個聊得興致正濃的大嬸兒,冷不丁扭頭時瞧見他,就衝他招手說:“這不保國嗎?今兒晚上打算吃麵條?怎麼不是你媽過來。”

“我媽在家做粉條呢。”趙保國往前走幾步,然後也沒回大嬸前面的問句,就接著後頭說:“我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就過來磨點兒。”

說話的嬸子姓什麼,趙保國是不太清楚,不過他能確實還是他們村兒的人,而且這身份也不普通的,好歹……是老支書的大兒媳呢。

一般喊嬸什麼大娘什麼的,要麼就著後頭名字加上嬸或孃的喊,要麼就著她夫家那邊的姓喊,至於她自己姓什麼叫什麼,外人真沒多少人去注意這個的。

趙保國就更不上心了。

就隨大流叫:“桂花嬸怎麼自己來磨了?這推磨可不輕巧,怎麼不叫明子過來磨?”

桂花嬸兒嗨了一聲:“哪沒喊呢?可他愣說磨坊這邊兒都是老孃們兒,他一男的過來不自在,你說說這話算啥話?”

趙保國:…………

邊上萍嬸兒深有同感:“我家狗娃也這麼說,叫他乾點兒活吧,又不是挑大糞,愣是推三阻四的,死活不肯來,都不知道養他這麼大有點啥用。”

鄒海媽聽著就笑:“還叫他小名兒呢?回頭可別讓他知道,不然得跟你鬧。”

說到這個,萍嬸又是一通抱怨,這打小打小養這麼大了,連個小名兒不讓叫了?

倒也不止她家這麼一例,但凡家裡有年輕人的,都不愛聽人喊自己小名,畢竟……鄉下孩子的小名兒,那就沒有能聽的。

不是狗娃就是狗蛋,還有各種蟲的,都大了,再被叫這樣的小名兒,誰不要面子?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