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有啥交代,只管說。”就有人這麼喊:“上刀山下火海的,俺們要是皺下眉頭,那都不是好漢。”

也不至於就這麼嚴重了。

靖親王心裡有點想笑,這些百姓也不知想到哪裡去了。但見眾人面色真誠,心裡又忍不住感動,面上便表現出來:“哪需要鄉親們拼這些呢,只想著家中若有養雞的人家,把那半月內所下的雞蛋賣於本王,好叫本王有足夠的雞蛋孵出小雞,給大家夥兒養。”

“我家有。”

“我家也有。”

下頭人紛紛踴躍:“王爺放心,回頭我就把家裡的蛋送來。”

“你家不是沒養雞?”旁邊人的就好奇。

“我家是沒養,可我老家的爺奶族人,誰家還沒養上個十隻八隻的?”另一人就懟回去:“明兒一早我就回去,把族裡的雞蛋全討來。”

哦喲,族人多了不起了。

確實是了不起,從開始向百姓收雞蛋的那日起,舉族賣雞蛋所購的數量,差不多能佔據散戶所賣的三分之一了。

這一邊收雞蛋,一邊孵雞蛋的,可就不是小打小鬧了,光憑炕哪裡夠用,趙保國就把他爹也拉進來,幹啥呢,這會孵蛋的除了那幾個大嫂子,他自己也只說得清楚幹不明白的。

這事兒他爹做過,就讓他幫幫忙,一個炕才多大,好幫忙搭些大暖爐,雞也擱裡頭去孵,可這溫度就得把控好,不然一不小心,就成了烤蛋。

這事兒他就做不來了。

孵上百萬只蛋,可是個大工程,一個莊子還不夠用,靖親王大揮手一揮,又撥出一個莊子來,趙二牛被兒子安排了差事,每天也是忙得腳不沾地,除了蛋得盯著,還要教徒弟。

就從王爺的莊戶裡選,甭管是男子還是婦人,會養雞的還是不會養雞的,對溫度敏感的一股腦兒全收了,不然這麼老些雞要孵,就憑他們現在這班子還不到十個人,不吃不喝不睡覺,幹上兩月也幹不成,光摸蛋都得累趴下。

還是得收徒弟,叫別人來他不放心,這古代人有個毛病,啥毛病呢,教點兒啥都要藏著掖著一手,生怕沒了徒弟學會了自個兒沒飯吃。

要平日嗎,趙二牛也不說啥,這孵雞這事兒,關係可大了,他還是知道的,為著應對過兩月有可能會起的蝗災呢,所以這事兒就不能出差錯。趙二牛比趙保國可上心得很呢,事事親歷親為的,生怕下頭人陽奉陰違不聽話。

沒過幾天就瘦了一大圈兒。

趙保國呢,這邊孵蛋的事兒也沒全撒開手,可還有其它事兒要忙著,忙啥呢,忙著完成靖親王交代的事兒,他交代啥事兒呢。

雖說瞧著今年估計這蝗災是差不離了,應對的法子也有了,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沒來呢?這麼老些雞,下的蛋都得把市場給沖垮了,都說穀賤傷農,這大家夥兒都養了雞了,蛋賤了也傷農呀。

回頭這雞老百姓再還給靖親王,他哪兒那麼大地兒界兒來安置這些百萬只雞?就算包座山呢,還怕這些雞被野物吃了,那不白白浪費了?他雖也不缺銀子,可白浪費的事兒,他也不愛幹不是,再說了,這麼多隻雞養一塊兒,一個不當心就得生了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