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眷們端了碗出去,臨走時把孩子們也拎出去了,一碗粥嗎哪兒不能吃了,沒得必要非得上桌子,再說家裡當家的還在呢,還都是伯叔子,一桌吃多不像話。

於是自覺的出去了,或捧了碗吃了,或回了自住的屋子裡去吃,或湊到一塊兒去了廚房裡的都有,把堂屋的地兒讓出來,讓趙二牛三兄弟說說話。

他幾個老哥往日在村裡時,就是年景不甚好的時候,也沒被虧待過,哪成想就成現在這樣了呢。趙鐸一大口就吸溜了半碗粥,趙銘則小口小口的吸溜著,都珍而重之的樣子,趙二牛見了心裡說不出的難受了,卻又不知該說什麼,只好憋著道:“都怨我回得晚了,早知道……早知道……”

趙銘一邊吸溜一邊說:“這哪裡怪你了,都是命。”異族來了能怪誰?老五遠在廣陵,還能記掛著他們已是很有心了。

趙鐸突然就哭了,一邊哭還一邊大口大品的喝粥:“天殺的異族,害得老三沒了,我兒也沒了,老五帶了這麼些米,白米米的一看就是上等的,煮了粥多好啊,他們都沒能喝上一口。”一邊哭著一邊猛喝,還催著趙銘:“大哥,咱替他們多吃幾口。”眼淚都掉進粥裡了。

趙銘捧著碗的手頓了頓,眼圈有些微紅,哎了一聲也不講究了,大口大口的喝著。

屋裡的氣氛就有些沉悶了,見兩個老哥埋頭顧吃,趙二牛難受得說不出話,咋地還能說上一句節哀順便?不是往人傷口上灑鹽嗎?只好陪著難受了。

趙保國見碗空了,連忙去接了說:“我去廚房再盛些。”

“『毛』蛋兒懂事了,也長進了。”趙銘覺得肚下微暖,衝著小侄兒擺手:“這餓了好些天,也不能多吃,先養養胃。”順手就把自家老二空著的碗給抽了,跟自己喝光的那個空碗疊一塊兒,意思是不讓吃了。

“大哥。”趙鐸沒吃夠,只好眼巴巴的望著他。

趙銘瞪一眼過去:“多大人了還跟孩子似的貪嘴?”趙鐸就垂頭喪氣不說話了。

趙二牛說:“一碗粥能頂啥?上個茅房就沒了,大哥你也不用擔心糧食,我這次回來就想著家裡可能糧食不夠了,帶了五十斤呢,脫了殼也得有四十來斤,夠吃一段日子了。”回頭再想法子送些過來就是。

小時候也沒白照應這弟弟,看,遇著事兒還能想著他們這些親人,這讓趙銘很欣慰:“老五有心了,可家裡這一大家子人呢,再多糧也得省著些,到明年秋收可有差不多整一年呢,這白米吃著多奢侈,等小六領著幾個孩子回了,明兒讓他們想法子去換成粗糧,還能多吃一段日子,現在活計也多,驢蛋兒他們幾兄弟也長大了,能頂事兒了,冬日地裡也沒什麼活計幹,打發他們出去零些工,也能換些財貨,山裡頭只要勤快也不缺口吃的,總能想法子扛到明年開春。”

再說朝庭也不會一點不管,家裡這麼些人呢,老的小的四房加起來幾十口,得吃多少糧才夠?哪能全靠著老五家?再有錢也不夠養的。

趙二牛哪能不明白趙銘的顧忌,笑得難看:“大哥這話就見外了,都是一家人,小時候也沒少你們照顧,現在家裡遭了難了,怎麼就不把兄弟當兄弟了?”

趙銘就說:“不是大哥跟你見外,只是再是一家人,那也分了戶了,救急不救窮的道理你還能不明白嗎?四房的小子們也都大了,總要讓他們承擔起養口餬口的責任,不能全靠你這個叔爺吧?再說廣陵是郡城,開銷本來就大了,『毛』蛋兒讀書習武又都少不了花銷,總不能因此而耽擱了他。”

親戚們相互幫襯是應當的,可也沒有全靠的道理,再給他們養成習慣了,以後就不好說了。

趙二牛想想也是,就說:“還是大哥想得周全。”轉臉就跟兒子說:“『毛』蛋兒,你讓李虎把糧食背到米掌櫃家去問問,看他有沒有路子能換成粗糧。”趙保國點點頭出去了。

這時趙鐸卻說:“麻煩人幹啥呢,等小六回來讓他去不就成了?”

“什麼麻煩不麻煩的。”趙二牛說:“家裡的護衛呢,不使喚還能白養著啊?”又看向趙銘:“大哥,衙門那兒有什麼說頭不?”

“就是缺糧,村子被燒了再建就是,咱跑的時候也沒忘帶細軟,建個屋子的銀錢還是有的。”趙銘說:“沒瞧見外頭那麼些流民?青壯都打發去各村幫著重建了,咱就出點工錢就是了。”工錢也是給衙門的,衙門換了糧食再給流民發了,發的糧食就抵著幫他們建屋子的工錢了。當然流民自兒的屋子自個兒建,就沒人給工錢了。

“那地呢?”趙二牛又問。

趙鐸嚷道:“當然誰家的是誰家的,地契田契咱可都帶著呢。”還能分給那些流民不成?縣裡也不能這麼幹。

趙銘說:“給流民分的地,都是荒地,開荒前三年不用交稅,就是不用交那筆開荒費,其它就跟以前一樣,三年後就要正常交了。”也是因為遭了禍,不然開荒,也得先把地買了,哪像現在這麼好的事兒,白分給他們開了,連錢都不用給,只要三年後按時交稅那地就是自家的了。

趙二牛點點頭,感覺縣裡的縣尊還不錯,想到一路上過來所看到的情況,又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這世道,也不知能安穩多久。”雖說異族被打出去了,誰曉得還會不會再來?遭難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

這時趙保國進門,正好聽到這句話,就說:“能安穩多久是多久,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只是不住城裡頭到底不夠安全。”說著看向大伯二伯:“大伯二伯,不如搬到廣陵來吧?前段日子缺糧時,城裡不少人賣地賣房的,家裡也收了些,去了不怕沒地兒住,都住一塊兒離得近,也安心些。”

趙銘一聽就擺手:“這哪成?都是莊稼手藝人,除了種田啥也不會,搬城裡去生計都成問題,總不能全靠你們幫襯,這多大負擔?”可心裡到底是欣慰的,小弟也好,侄兒也罷,都是把他們放心上的。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