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就著這事兒說了會兒話,商量著等翻了年再叫人打聽打聽,就暫時把這事兒給擱下了,畢竟,桃花歲數小也不急,再有一個桃花爹雖沒了,可桃花娘還在呢,這孩子的終身大事兒,總也得跟她提一上提。

趙二牛瞅時間差不多了就走了,再磨蹭得到中午,等到了中午不得留他吃飯?這留呢……大哥本就挺難的,他胃口還不小,這吃上一頓,不得讓大哥家一天口糧都沒了。

再說這兒的飲食跟家裡的沒得比,不說手藝了,光是原材料就不能比了。吃慣了好東西,誰還樂意委屈自個兒吃那粗糧?沒條件時是沒辦法,有條件了自然就不樂意了。

所以乾脆早早告辭,也免得到時候左右為難。

一路溜達著往家裡去,路上有人聚在一塊兒說話。

“你去報名了沒?”

“報啥名?”

“咋地你還不知道啊?就是府衙招人手修建王府啊?昨兒晚上我小舅子特地跑家裡來知會了,我大哥小弟今兒一早就去報名了,等人手齊了就能正式開工,一天有十文錢呢,中午還管一頓飽飯。”說話的人就很詫異:“你家兄弟媳『婦』兒的弟弟不是也在衙門做事?咋地沒跟你說?”

那人面『色』就有些難看:“也不想想,衙門裡做事,肯定比較忙,估計是不得空。”

這話說得挺牽強。

“那你可抓緊的點兒。”頭先那人也沒多說:“免得人手招齊了就不招了。”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哪。

也不知道城裡頭來一尊大佛,到底是好是壞。

趙二牛一邊聽著一邊走,回家的腳步就打了彎兒,再往大哥家裡去,把這訊息說了,催著他們趕緊去報名:“聽說人招齊了就不招了,小六不在家歇著嗎?叫他去,一天十文還管一頓飯。”

“那敢情好。”吳氏高興得臉上褶子都舒展了,打發銅蛋兒去房裡把兒子叫出來,轉臉又對趙二牛謝了一回,又問:“他小叔,這招人招多少?歲數有沒有啥限制的?你看驢蛋兒他們幾個小的,也老大不小的了,不知道能去不能去?”

這話一說,屋裡兩妯娌面『色』就和緩多了,這有了好差事,總不能只一家得,可誰教她們兒子少,唯有的又沒了呢?吳氏再一提驢蛋兒幾個小的,這倆妯娌心裡頭就舒坦多了,甭管報不報得上,人家專門問一問,也代表把她們倆房的事兒也放在心上了,這多會做人。

“我就是聽人說了那麼一嘴。”趙二牛說:“具體情況也不知道,甭管咋樣,先叫孩子們先去試試唄,要不成……走一趟也沒啥損失,這要成了,當場報名也免得人不收。”幾個小的不知道能不能成,可小六估計是能成的,就看在他跟自家沾親搭故的份兒上,衙門那邊負責招人手的差爺也不會撅了這個面子。

先不說自己兒子跟太守府於家的關係了,就是獨是他自個兒,當初在衙門那兒造箭造了不短日子,跟一些個差爺們也混了個面子情兒,大事兒不好說,可舉手之勞的事情,也沒有說不能鬆鬆手的。

這衙門要修建什麼工程了,只要不是極危險的,一般就先招在衙門裡做事的差役的親朋,也算個福利了,畢竟這在衙門裡當差的,那也不是天生地養,總有兄弟親眷的,這有了好事兒,當然先緊著自家人,這自家人都有地兒安置了,才能想到其它關係好的近的。

趙二牛也想問問情況,於是乾脆陪著小六驢蛋兒幾個走了一趟,問誰打聽呢?就問當初買房時打過交道的吳差爺。

吳差爺聽到有人找,出來一看就看到趙二牛領著幾個人擱那兒等著,連忙就上前了:“趙老哥咋還在這兒等著呢?又不是外人兒,直接進屋就是了。”

趙二牛就擺擺手:“衙門重地,哪能這樣沒規矩?”人家客套幾句,他也不能真當真。

吳差爺就搓手笑笑,便問起了他的來意。

趙二牛就如實說了:“你看看方不方便,要不方便也不能難為自個兒,再得罪了同僚。”

吳差爺聽了就放心很多,還以為有什麼為難的事呢,不管是招幾個人手嗎,沒什麼不方便的。

“哪有什麼不方便的。”吳差爺豪邁得很:“老哥哥難得開一次口,別說方便了,就是不方便,弟弟我也得把人給安進去。”

趙二牛就連說這話嚴重了云云,又聽吳差爺說:“以貴郎君的身份,但凡要開一下口,衙裡哪個不能給面子?您來找我,也算看得起我了。真不是什麼為難事,本也是要招不少民夫的,只是輕鬆活先緊著自己人,這塊兒弟弟我就沒法『插』手了,可若不望那種幹得少拿得多的,『插』幾個人手進去,是完全沒問題的。”

“就只怕老哥哥瞧不上……”

“瞧得上,瞧得上!”小六就先急著開口:“有個事兒做就成。”

吳差爺的眼神就看向小六驢蛋兒等幾人,又望望趙二牛,趙二牛就給他介紹:“這是我侄子,那幾個小的是我侄孫。”

又說:“就像小六說的,給個活兒做就成,都是年輕小夥子,還怕吃苦受累不成?”

吳差爺就笑著應承了,還說會盡量給安排個輕閒的活,但也不定能安排得齊全。

趙二牛就客氣著說勞煩了,又說:“等哪日閒了,可要給我面子,咱哥倆兒喝幾杯?”

確實是要修建王府了,據說太守推了西大街兩條巷子,準備給靖王修府邸。衙門裡連圖紙都制好了,人手也在安排著,管事兒的,記帳的,給民夫做飯的等等輕閒活,早就被瓜分完了。

剩下的自然是些苦力活,苦力活也有管事兒的,例如管著分派幹活兒的小頭頭,自然是要分給衙門裡差役的親戚,下死力氣的,差役的親戚願幹就幹,不願乾的自然是要向百姓佈告招人手的。

需要不少人手,若不求個輕閒活,等下午佈告就會出來了,直接來報名就行。

小六趙愷正是年輕力壯的漢子,自然毫無疑問的收了,驢蛋兒大頭大狗,最大的十五,最小的也有十三了,也都被錄入名冊留下了。

喜歡父子倆的穿越日常請大家收藏:()父子倆的穿越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