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城,只有高句麗人不穿褲子。百濟人在長安的極少,就算有也當是高句麗人了,在長安的新羅人穿的是另一種半唐半新羅式的衣服。其餘各族,都有各族的民族服裝,有些唐人還喜歡突厥騎裝的。但都有褲子。”

“我這個……”淵蓋蘇文準備拉起身的長衣表示自己有穿褲子。

可門前這位指了指自己,淵蓋蘇文停下了。因為他的褲子沒有褲襠,還是開襠的,需要有裙邊擋著。

門前小廝又說道:“還有,在長安這裡除了高句麗之外,周邊的各族都有自己的會館,我們這裡沒什麼人是因為羊毛季到了,過幾天第一批送羊毛過來的人就會住進來,到時候想和你聊幾句,也沒空。”

“會館?”

“對,會館。長安城中有專門制訂的律法,會館依各族民俗而建,會館內民俗大於法,除十惡之外,會館內發生的一切事情先民俗後唐律。所以各家會館平時也不喜歡其他各族到自家會館來,除了交好的人之外。”

淵蓋蘇文懂了,當下追問:“那麼有新羅會館嗎?”

“有,不過新羅會館這幾日關門整修,聽說新羅那邊出了亂子,有人叛亂所以新羅會館借整修為由把門關了,真正的新羅人過來是從後門進的,不接待叛亂區的新羅人。新羅商人可是這會館街的大商圈。”

淵蓋蘇文立即問道:“那我們高句麗商人呢?”

“你一看就是頭一次來長安的,長安城沒有高句麗商人。就算有,也只是幾個小商販,一年最多萬八千貫的生意,這叫販子,不叫商。新羅商人的幾個頂尖大商,合起來一年百萬貫貨物過手。”

問完後,門前小廝又問道:“你來長安想作什麼生意?”

“我,是作藥材的。”淵蓋蘇文隨口編了一個。

“藥材,這是大生意。不過我怎麼聽說高句麗的藥材全是靺鞨人收購,然後賣到大唐來的,你們打算自己過來賣了,倒是挺好的。”

淵蓋蘇文越聊越驚。

因為他發現,記憶中的大唐與現在完全不同,此時的大唐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

不僅各種規矩不同,而且唐人的衣著打扮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什麼時候貴族開始穿短衣了,什麼時候連普通百姓都有問政權。

更驚人的是,長安城每年至少有三百多萬貫的藥材生意,是靺鞨、契丹人從高句麗收購,然後再販運到長安,而且掙的是高句麗人的兩倍以上。

淵蓋蘇文又問道:“那麼我們高句麗為何沒有會館?”

“那要問你們高句麗那些短智的官,還有沒腦的王。大唐去年的時候平康坊大改造,柳駙馬提出會館的這個想法。我們王子武州都督為我們突厥族最先搶到了這塊地方,這可是平康坊最中心的街角位置。”

“那高句麗呢?”

“這事會館的人沒有不知道的,高句麗有個小官跑到禮部去要求免費給他們劃一塊地,禮部的人不知道這會館的事,等問清楚了再告訴高句麗那個官,不行。”

門前小廝說到這裡大笑著:“那傻官,大夥的地皮都是自己買的,他還以為大唐是前隋呢,國庫空虛還要充場面,什麼都白送。這買的好,買來的地皮自己蓋,這院內就和自己家一樣。”

“他沒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