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開口繼續說道:

“千年難見黃河清。武帝揚漢之天威於域外,卻難治黃河。漢書有記載,漢之武帝將心愛的白馬和玉佩投入河中,祈求河神保佑,卻依然無為。連續二十年,年年黃河大災,生靈塗炭。”

不愧是當朝左僕射,蕭瑀講了無論關於黃河的記載,這腦袋絕對就是一部電腦級的。

柳木又問道:“蕭老,您可否聽說過海晏河清一詞。”

蕭瑀搖了搖頭,但這個詞他能夠理解。

柳木再問:“蕭老,您可聽說過,自古相傳,聖人出、黃河清!”

“傳自帝禹,自古相傳第一次黃河清,就在那時。”蕭瑀還特別給柳木講了許多典故。

“燒荒,是很愚蠢的一件事。興修水利,保護森林,河道兩旁的一切樹林都要保護,禁止隨意開挖水渠,禁止無休止,沒有規劃的興建水力磨坊。十年,可增加良田百萬頃,可見……黃河清!”

柳木這個信心不是憑空掉下來了。

黃河開始變黃就是因為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界處,那裡連年兵災不斷,有樹也會被砍了去作軍用。

而且現在就是地球第四次溫暖期,長安的氣候可比後世的長江以南,而且降水量足夠。

只要保持水土,十年就可以見到黃河清。

說保持水土,保護環境李世民怕是不會太在意,但一句黃河清,這可是要了李世民的命,在他身為皇帝的期待,別說是保持黃河清,就算是有那麼幾天是清的,他的帝皇生涯也可以記上濃重的一筆。

若是黃河真的變清了,那怕是相對變清,李世民也可以說貞觀朝是千古盛世。

“兵部。”李世民開口了。

卻是沒叫工部,也沒有叫戶部,而是叫了兵部。

杜如晦出例。

李世民吩咐道:“三年,朕要滅了頡利。北方無戰事,黃河可以休養生息,莫說是十年,朕此生若能見到黃河清,卿等千古留芳。”

眾朝齊施禮。

“退朝……”

眾臣再施禮。

這……柳木呆住了,他最重要的事情一個字都還沒有提及呢。

李世民走了幾步又停下:“柳木,你想要作的那件事,朕以為你可以選十五縣之地試一試。就這樣。”

柳木施禮後退離。

一天後,柳木親自去了華州。

華州就是華山腳下的一個中州,這裡是渭水平原,也可以叫關中平原的東南部,這裡有著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

這一帶,南北都有山,但中部平川卻是八百裡秦川最寬闊的地帶,屬於渭河沖積平原。最大的資源是有著黑腰帶之稱的渭北煤田帶,儲量驚人。

不過柳木卻不是為煤而來。

柳木在進州城之前,先在一處村莊停下。

村子裡正在把他們張網抓來的蝗蟲在村前的空地上涼曬。

光是見柳木親隨護衛部的氣勢,村長與裡正就知道是長安來的大人物,趕緊迎到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