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說的就是後世的菠菜。

“種一塊試試,估計能行。”杜子春說的一塊就是指一個棚子被分為五塊地,按兩丈見言來計算的。

棚子內,實際的種植寬度是一丈六左右,也就是四米七的樣子。

柳木在杜子春肩膀上拍了一下:“老杜哥,這菜棚要能成,明年冬天咱們就把整個山坡都改了菜棚,還有就是今年冬天往宮裡送的時候,讓你去送。”

杜子春激動的都不知道如何開口,只是用盡全身力氣一抱拳。

柳木繼續說道:“我講的你記下,最早的冬天有鮮菜吃,應該是在秦始皇時期。那個時候,始皇在驪山溫泉種菜,這個是有史書記載的。而後在漢代宮中,有蘊火種菜的記載,大臣們意見極大,數次上書。”

杜子春聽完後問道:“是因為聖人有的吃,他們沒有,所以才反對。”

柳木一愣,這也解釋倒也是有趣,轉而放聲大笑。

記得史書有記載,大臣們進言是說,非當之食,省費歲千萬。估計是因為花銷太大,所以才上書阻止。

聽柳木笑,杜子春感覺自己可能說了不應該說的話。

卻想柳木說道:“你說的也對,這個法子確實不好。讓你們辛苦了這麼久,確自己吃不上,不好。”

“郎君,我以前識字的時候,那位先生給我讀過一段書,我自己也試過,花費雖然不小,但值當。”

“是什麼?”柳木很感興趣的問道。

“種韭菜,在窯裡種。但長出來是黃的,味道有點沖,但卻是極好吃。”

“那就種些,多種些。”柳木很是支援,這個在後世叫韭黃,是很好吃的東西,特別是韭黃牛肉餃子,美味之中的美味。

大棚的事情柳木看到已經建成,種植與再挖韭黃窖的事情交給杜子春。

柳木在準備回涇陽莊子的半路上,又去看了自己的菜窖。

這裡已經全部挖好,正有人往內堆著梨與蘿蔔。

“混堆?”柳木很好奇。

當下有管事的就解釋:“郎君,梨中有蘿蔔,放到新年之時梨還照樣鮮著。”

聽到這話,柳木何止是大吃一驚,這足以證明窖藏技術在大唐之前就有了,而且民間有人懂,就代表這個技術至少有上百年的歷史。

那麼就應該在南北朝。

柳木又問:“菘菜儲的如何?”

“郎君放心,就在您老宅那片河灘地咱們清出了一塊,那裡通風,已經準備了足夠的草簾子,只待菘菜收獲就往那裡運,然後按四尺高碼好,再派人日夜守著。再有一事靠郎君知,新田種的是綠皮紅心的水蘿蔔,這些天已經出苗,但算算日子,怕是上凍前還差些。”

“沒事,差些就差些。放在大雪天能吃就行。”

“恩,不過經了霜的蘿蔔甜,就是收成不會太好。”管事的一臉的遺憾。

柳木心說,損失的是我的錢,但這些人卻和自家的錢少了一樣,這份盡責是後世現代打工的人完全無法比的。

倒是柳木開口安慰:“放心,到時候你看我不問長安貴族賣出五倍的價來。”

“能存在下雪,五倍我也咬咬牙買了。”管事的恨恨的說著,引得柳木大笑。

柳木再問:“我們的水田呢?”

“郎君安心,只要郎君說的法子管用,到臘月的時候咱們水田裡少說也會有二十萬斤藕。這些運到長安,必可換回數倍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