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追問:“熱鬧嗎?”

“看似可能沒有朱雀門前熱鬧,但長安城想知道木小郎君那四樣禮的可是不少,讓他們去傳吧。”

彭海用傳吧這個詞讓李淵笑了。

沒錯,讓少數些人看到就行了,其他的人去傳,這傳的會更有趣。

李淵吩咐道:“安排人手,朕要聽到長安城中如何傳,想來卻是有趣,其餘的你去安排。”

“老奴這就是去辦。”彭海施禮退下。

切如彭海所言,柳木的車隊要進宮,禁軍的檢查是必須的,裝有禮物的車隊由禁軍接管,在柳木到達承天門前的時候,這裡只有幾十名貴族以及貴婦。

崔葉就在這裡,作為崔家的嫡長孫他有資格站在這裡。

而且崔葉也想親眼看看這柳木是什麼人物,柳木準備的納徵之禮是什麼。

柳木到,車隊之中,四樣主禮卻是跟著車隊最後面,而不是在前。車隊前半部分,每樣都是規矩,依大唐這邊的風俗,必須的納徵之禮。

或許不值錢,但必須要有的。

“拉走,拉走。”李淵吩咐著,納徵這些東西李淵沒興趣,規矩上的物件,他看過無數次了。

“聖人。”柳木長身禮。

“木,朕已經等了好多天了。不過朕不解,既然是獨無二的物件,為何不在車隊之前?”李淵問。

柳木施禮回答:“聖人,晚輩給長輩的心意,心意為重,禮物為輕。”

“朕看看。”李淵親自拉開第面紅布,上書,九龍杯。

只有九條龍浮雕的杯子,耀州瓷的杯子,倒是良匠手工,很是精緻。

李淵隻手撫著鬍子,眉頭微皺。

彭海上前:“木小郎君,這只杯子很普通,算不上獨無二。”彭海猜到了李淵的心思,所以上前問道。

柳木笑,拿出只水瓶往杯中倒水。

柳木是想過,還浮影的那種,可怎麼都想不起來後世的現代浮影工藝是怎麼搞的,所以只有只普通的瓷器杯子。

水倒入杯中,七成滿。和尋常的杯子沒什麼不同之處。

“聖人,小民鬥膽。”柳木說完之後,又繼續往杯中倒水,大約到杯子的九成之後,杯中的水卻是全部流到了中空的託盤之中。杯中再不見滴水。

鬥膽?

圍觀的人看不到生了什麼,可李淵卻是在近前,他看的清了,不說這杯子之神奇,只說這杯子所講的道理。

“善,知足者水存,貪心者水盡。朕喜歡這杯子,確實是獨無二。”

套九隻,李淵只是看了眼就將杯子命人收了起來。

李淵有了個新的計劃,他打算在宴請大臣的時候拿出來用,也順便講講道理,談談人生。

李淵臉上的堆滿了笑容,開始思考在什麼時候宴請重臣,這杯子怎麼用。

彭海在李淵笑著想宴會之事的時候,請示李淵後扯下了第二塊紅布,上書,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