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世事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念璇的目光越過一片狼藉的戰場,凝視著長白國的本陣方向。那裡塵煙四起,殺氣蒸騰。“看來敵人很快就要進行又一次進攻了。”
身形嬌小的蝶鶯同樣向遠處望了一眼,“不。他們一定會等厲白風那四位大宗師調息完畢,我猜,至少還要一個時辰吧。只是到時的攻勢會更猛烈,我們的情況會更兇險!”話剛說完,她就咳出了一口瘀黑的濃血,身體搖晃。
“蝶鶯大宗師!”方念璇與沐曉韻搶上前去扶住她。
蝶鶯就在磚石堆上盤腿坐下,“我也要抓緊時間恢復才行。”
一身紅衣的簫依閃身躍到高處張望。鎮北關的城牆在天海勝三的暴烈一擊下當中斷裂,中間位置可謂是空門大開,剩下的兩端也是搖搖欲墜。城外的夏朝武者們正在徐徐回撤,站在破碎的城牆上排列成人牆警戒。
鎮北關已經無險可守了,剩下的千餘名武者是最後的戰鬥力。儘管城中還有幾萬精兵待命,但是能夠發揮的作用實在有限。
簫依翹首無言,顏色鮮豔的服飾讓她看起來像是戰地上一朵奪目耀眼的紅花。
沐曉韻大聲呼喊著她,“簫師姐,情況如何?”
簫依飛身下來,神情黯淡地搖頭,“情況不容樂觀。”
躺在擔架上的鹿清瞳恢復了幾分氣力,用手撐著半邊身子坐起來,“關破城危,我天威府弟子留下來與北虜拼死一戰,你們門派弟子護著我朝精兵往洛州撤退吧。”
她的眼神裡充滿了決絕之意。她與青琅同在官場沉浮,但是感情一向很好。如今青琅喪身於城外的血肉墳場中,屍骨難尋,她悲痛之餘,也萌生了死志。
“不!”方念璇忽然大聲回應。她安置好了蝶鶯與方奇兩位大宗師。目睹他們兩人面如金紙卻拼命地運轉氣息,但就算他們曾經站在武林的巔峰,受了這麼重的傷後,同樣難以在一時三刻恢復如初。
再看站在形同廢墟的關口上的眾多武者們,人人流露出視死如歸的表情。
而陳無忌還在摟著墨白的屍首怔怔不語,朋友與長輩的相繼陣亡對他的打擊太大了,肉體與心靈同時受創,讓他魂飛天外,忘卻了眼下的處境。
大概他還在傷心該怎麼回去面對師妹易無期吧。方念璇這樣想著,指望不上他了。
方念璇迅速在內心下了決斷,即使目前的軍心可用,士氣激昂,但在武者為尊的世界,實力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她嚴肅地對鹿清瞳說道:“鹿將軍,下令全軍撤退吧!”
鹿清瞳有些驚愕地望向她,“公主。卑職守土有責。。。。。。”
方念璇止住她後面的話,“你們已經盡力了。無須再作無謂的犧牲。”
鹿清瞳帶著哭腔,用嘶啞的聲音大叫道:“公主,我還可以繼續戰鬥!”
她的親衛,她的朱雀營屬下,以及從各地抽調來的天威府精銳,跟著她的悲鳴大吼,“公主,我們還可以再戰!”
方念璇忍住盪漾在眼角的淚水,運起內勁提高聲量,令城頭的每個人都聽到她的聲音,“諸位都是我大夏的好兒女。我們在這與敵苦戰,連挫其鋒。在實力相差甚遠的情況下,以少戰多,這樣的戰績已經足以引為驕傲。”
“我當然相信大家還可以與北虜再戰鬥下去。北虜奪我國土,毀我家園,我又何嘗不想飲其血啖其肉!但是,今日的局勢已經轉變,事與願違。即使不計算雙方的大宗師,敵方也有比我們多一倍的頂尖武者,還有強悍的十幾萬大軍。”
“我們城牆已毀,無險可守。再堅持下去,只是將我們的性命變成敵人的戰功。我們撤退,絕不是因為貪生怕死!而是要儲存我們的力量!諸君都是我大夏的棟樑,是未來扭轉局勢的希望。我絕不允許大家白白地犧牲在這裡!”
“兩國交戰,又豈能用一城的得失來判定勝負!北虜以下犯上,區區彈丸之地,就想吞併我大夏之天下,那是痴心妄想!我們今日敗一城,他日便能奪回十城。有朝一日,我會與大家一起殺到大雪山去!”
“城中百姓早已疏散,我們大可從容後退。洛州天闊地大,何處不是我們的反擊之地!”
“等會我將下令焚燒鎮北關,就讓北虜得到一片焦土吧!”
“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到那時再與侵略我們的北虜分出生死!”
方念璇的話語迴盪在破城上空。絕大部分人都被她振奮人心的演講所打動,也有很多的人,面上閃動著沉痛與慚愧的神色。一日都沒能堅守,實在是太屈辱了。
鹿清瞳從最初的衝動中冷靜下來。她望著一張張神情複雜的臉龐,心裡也知事不可為了。敵方的優勢太大,死守只會變成為國捐軀,但那樣真的有意義嗎?就像方念璇說的,把力量留起來反擊不是更好嗎?
近乎夏朝三分一的武力聚集在這裡,激戰半天損失了大半。真的要讓他們全部葬送於此嗎?還是留點火種吧。無論是門派弟子,還是天威府精銳,經過今日一戰,一定會知恥而後勇,在來日的反擊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痛苦地閉上眼睛,有氣無力地低聲嘆道:“就依公主所言,撤退吧。朝廷如有怪罪,我自會一力承擔。”
“不。”方念璇扶著她的肩頭讓她躺下去,“我會說服那個皇兄,今天出戰的人都是有功之人!”
鹿清瞳浮現出苦澀的笑容,像是無奈又像是解脫似的籲出一口氣,再無言語動靜。
到了此刻,發號施令的人隱隱變成了方念璇。在場的人也無一人有異議。
簫依與沐曉韻協助著她,有條不紊地進行撤退工作。一如眾人所料,城外兩三里處的北地武者們還沒有得到本陣的命令,只是觀望,沒有進一步的行動。而更遠處的敵軍本陣,大概也聽取了厲白風等四個歸來的大宗師的意見,暫時偃旗息鼓,在積蓄更大的力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