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二叔,你想收買我(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十六章:
南山鎮人窮,不用從他們的穿著和吃上去了解,只需看他們的住房就可以了。
一路走來,作為即將上任的常務副市長,東方森就沒見過一座超過一半數量上房屋不是泥胚的村子。包括一鎮之城的南山鎮。
現如今走近青山綠樹之中的臥牛村,明明在外面看,還恍若一座世外桃源,進入之後卻是滿眼低矮的黑瓦加泥胚的房屋。
如果這些黑瓦房是新修的倒也算了,偏偏它們多數看上去都顯得那麼破舊和久遠。彷彿還停留在那個慌亂貧窮,破敗的年代。
在張瑾的指引的下,吉普車緩緩的駛進臥牛村。一條已經被碾壓的有著很深車轍的石子路,將臥牛村分成了兩部分。靠近公路的地方,是兩大片被一分為二的半圓稻場,稻場又分成大大小小的很多塊,有些上面現在還晾曬著新收的稻子,玉米或者花生。
張瑾家與張外爺家都在路的北面,背靠連線村北虎頭山的一座小山。
看著村北的房屋,再看村南的房屋,東方大市長心裡充滿了疑惑,這兩極分化是不是太嚴重了些?
同是一個村子,為什麼村北二三十座房屋,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紅磚紅瓦的房,而村南卻有百分之七十是黑瓦泥胚房?
“……這邊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其實是沒有人居住的。”張瑾解釋道,“後來延伸出來這麼大一片,是上山下鄉那會兒,一些知青和犯錯誤被下放的人到了這裡之後自己建造的,據說是當時村裡窮,沒有人家有房子給知青們居住。再加上這邊的人很保守,也不想讓那些據說是犯錯誤被下方的人住自己家。所以當時的村長就安排人,幫他在這邊修建了房屋。
知青回城以後,這邊大片由知青們建造的土坯房,就由村裡分配給了當時沒錢建房的窮苦人家。
這些窮苦人家中多是當時有手藝卻掙不到錢養家的人家。後來改革開放了,手藝人開始掙錢了,就推倒了泥胚房自己建房了。我奶奶當年很早就去世了,我爺爺一個人帶著三個兒子,雖然是這邊有名的木匠,但在那會兒給人做工也賺不幾個錢,所以很窮,然後就被分配到這邊。”
呃,其實聽張爺爺說,當時能分到這邊的,還是有關係的,他們家就是因為張爺爺幫村長的兒子在結婚時做了一套家居,村長才給他們家排上名額的。要不然估計輪不到他們。
不過這話,明顯是不能說出來的。
“原來是這樣!”東方森點點頭。仔細想象,張瑾說的話,感覺蠻有道理。
張瑾家和張外爺家都是靠前的位置,出門就是稻場。張外爺家的大門上,還掛了個紅色的十字架,非常明顯。吉普車從石子路上了稻場,不到一百米,就直接到了張外爺的家門口。
“這就是我外爺家了。”吉普車在一座大門做的尤為結實的院子前停了下了。
“這門做的不錯。”東方森從車上下來就先注意到那座大門,明明院牆就是石頭和黃泥巴的,但大門的門卻是做的看上去很是結實厚重。
張瑾抿嘴笑了下,遲疑道:“這是我爹做的。”我爹娶媳婦的聘禮之一。
想到每次張爸爸嘚瑟的告訴仨兒子自己娶媳婦的輝煌歷史,張瑾就忍不住想笑。他真的是第一次聽說,娶媳婦的時候是揹著大門去的。
東方森和東方堯都看到了張瑾隱忍的笑容,知道這門肯定有故事,只是對方既然不說,估計也是有些顧忌,也就沒多問。
“二叔你回來了啊?”一個看上去十來歲的男孩,用鐵鉤子推著一個鐵圈,不知道從哪裡竄了出來。“太爺不在家,他去小李寨看病去了。”
張瑾看了看大門,沒上鎖。
男孩繼續道:“二叔,這就是你們家來的客人啊?太爺爺說了,讓你帶他們先到屋裡坐坐,他晚點就回來了。”
“哦,我知道了。”
“太爺爺還說,讓你不要忘記做飯。”說道這話的時候,小傢伙一雙眼睛裡都帶著鄙視了。
“……”張瑾瞬間就心情鬱悶了,他外爺就這麼不相信他?就算他摳門,基本的待客之道也知道啊!
還是說他這小氣鬼的名聲看來這輩子都擺脫不了。當初不就是沒給大娘的侄女出一塊錢車費,居然落下了這麼個名聲。
不過,轉頭想想,其實也不錯,村子裡喜歡佔小便宜的太多了,這下都知道他摳門了,以後也就不會想著來佔他便宜了。至於名聲什麼的,他才不需要。就算再來一次,他也不會給堂哥的表妹出車費,他和對方又沒關係。憑什麼!再說就大娘那脾氣,就算他給出了,對方也會覺得他應該的。
看著張瑾明明很鬱悶,還故作鎮定的表情,東方堯就忍不住想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