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早點回來。”

“早點回來是應該的。”張外爺一臉‘難不成你還想讓我做飯’的模樣。

張瑾沒說什麼,端著臉盆就去洗臉。

早飯剛吃完,張文豪就屁顛屁顛的跑進了外爺的院子,大聲的說:“二哥,媽讓你快點,我們都要出發了。”

“你媽不是說她今天不去嗎?”張外爺道。

張文豪眼睛掃過外爺家的早餐,撇撇嘴有些不滿,不過沒敢當著外爺的面兒說什麼,只是稱述似得說:“大哥昨晚上說他的被子不暖和,媽就說今天讓爹開車過去,給我們仨打幾床被子。”

哦!張外爺點點頭,隨後擺手道:“你先回去,你二哥一會兒就來。”

“哦!”張文豪見張外爺家沒什麼好吃的,自然也不想停留,交代了一聲,就轉身離開了。

等他離開,張外爺才對張瑾道:“我屋裡還攢了一籃子的雞蛋,大概有七八十個了,你一會兒帶上,在街上的時候要是遇到你大姐,就說那是你媽給帶的。”

張瑾點頭沒說什麼。

“你大姐也不容易啊!和你媽一樣心氣高,可惜眼光不行。”

“……”

梧桐坡的玉林街是南山鎮下一個彙集了附近十幾村子的小集市,每逢農曆的雙日開市。

因處於類似臥牛村這樣,深居山中村子寨子出山的必經之路,幾十年來發展的還算繁榮。

小學,供銷社,信用社,郵局辦事處,牲□□易市場,打米壓面加工坊,榨油坊,木材加工坊,農藥化肥種子商店,腳踏車,柴油車修理鋪等,對於一個小集市來說,五臟也算齊全了。

另外街上還有三家殺豬賣肉的,至於其他私人行為的買賣床單毛毯花布,菸酒火紙鞭炮,糖果餅乾,油鹽醬醋茶和日用品等。多是玉林街上的自己人,利用自己臨街的住房,改成的小小店面,連營業執照都不具備。

再多就沒有了!畢竟不管是玉林街上的人,還是附近的村莊,大家過的基本上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柴米麵菜之類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多的吃不完。

就算是用食用油,很多時候也都是拿上自家的花生或芝麻之類去街上的油坊裡換或者自己榨。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有閒的時候,還能去上山打個兔子,採點蘑菇之類的,豐富下生活。

街上也有賣菜的,不過多是自家菜園子裡吃不完的,基本上沒什麼高價,也就幾分錢一斤,感覺跟賣著玩兒似得。除非過年時節那些賣魚,賣藕的,要不然多數時候都是一些實在沒錢花的老年人蹲在哪兒。

遇到節假日時,街上也會出現跑商的,像是算命的,賣狗皮膏藥的,賣衣服鞋子等,多是來自附近的鄉鎮或者縣城郊區。

張瑾的那位便宜大姐夫龍濤,就這些跑商的其中之一。

用古代的話說,他其實更像是一個遊方的賣貨郎,沒有自己的店鋪,哪裡有集市就往哪邊跑。帶著不多,但還算全活的雜貨,憑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在各個鄉鎮的集市混的如魚得水。

張瑾不知道他姐認識龍濤的具體過程,但也不妨礙他們三兄弟都不喜歡這個油嘴滑舌的傢伙。

不過為了姐姐,就算再不喜歡對方,兄弟三人每次見到對方的時候,還是會甜甜的叫一聲姐夫。

本來昨晚上剛吃了豐盛的野味,張媽媽的意思是就不去街上賣肉開葷了。

結果話才出口,就被倆老頭子一同出言指責,斥責兩口子都摳門扣到門邊上了,以後別把他們孫子給養歪了,男人太摳門可不行。

雖然事實上他們家三個男孩子好像已經有倆歪了。

張家老大張君寶就不說了,或許是身為第一個兒子,小時候嬌慣過,摳門的本事還不算太明顯,至少名聲不顯,可是老二……

張家老二的摳門名聲,就倆老頭都覺得很無語。好好一個青春期的小年輕,怎麼能摳門扣的全鎮出名,這是要多摳啊?

這要是繼續下去,以後恐怕連媳婦都不好娶。姑娘家摳門人家還能說會過家,但男生摳門,那就會被人說是窩囊,不大氣,沒本事了!

索性,張瑾的摳門只是針對外人的,對家理人,還是很大氣的,甚至有時候還有點大氣過頭!

“這包子棉花一會兒給你姐。”手扶拖拉機到達玉林街後,張媽媽提了一袋子用蛇皮袋裝的棉花對張君寶道,“我就不去看她了。眼不見為淨。”

“呵!”張君寶笑了下卻也沒說什麼。他知道張媽媽對自己大姐一整個農忙都不出面的事情很有意見,要不然也不會在剛剛出發的時候,看見老二提的雞蛋硬要拿下十幾個,只留五十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