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哥,媽媽說你要是四點才回來,就不用去地裡了。把稻場裡的稻子收一下,然後把晚飯做上。今天外爺拿了一隻大豬頭過來,說是燒好了,給他送一半去。”外爺真好,他們家好些天都沒吃到肉了。

前天大伯家殺了一隻雞,她都聽二堂哥說了,燉了一大鍋,他們家都不夠吃,就那香味,留到肚子裡能一個月不吃肉。三哥說堂哥就是在炫耀,故意饞大家。哼!她才不饞呢。

“哦!”張瑾進屋看了眼牆上掛的大鐘,果然已經下午四點多了。由於今天全市的小初高學校統一放假,他從東陽縣回到南山鎮的時候,就差不多一個小時才等到一輛到他們這邊來的三輪車。也因此回來比平時晚了一個多小時。

聽了小妹的話,張瑾直接走進臥室,可是看到臥室裡被大哥和三弟弄的跟豬窩似地的床,以及大哥揹回來,隨便亂丟,還沒來得及洗的髒衣服,就直皺眉頭。

最後乾脆連揹包都不放下,轉身回到堂屋,將揹包放在堂屋的方桌上,開始掏東西。

“嘻嘻,二哥,你晚上又要去外爺哪兒睡啊?”張笑見二哥沒把揹包放進臥室,就猜到了她二哥的想法。“我都跟三哥說了,你要回來,讓他把床收拾一下,結果他還是沒弄。”

張瑾淡淡的瞥了一眼告狀的小妹,先從揹包裡拿出那尊觀音像放在‘神櫃’以前放在堂屋中間的大櫃子,有點類似現在的電視櫃)上,之後才提出一大袋子的甜薄脆。

“哇!”張笑眼尖,看到好吃的,眼睛再次亮了。

張瑾將袋子解開,拿了幾片給她。張小妹想也不想就迫不及待的塞進嘴裡。這樣好吃的餅乾,她一個月也吃不上一回兒,事實上別說一個月,他們這邊能有零食吃的人家很少。當然地裡出產的紅薯花生另算。

張瑾瞄了一眼堂屋裡的大鐘,想了想,從神櫃的抽屜裡拿出一個乾淨的塑膠袋,取出一些甜薄脆裝進去。

“二哥是要給媽媽送去?”

“恩,還有饃饃嗎?”

“有,媽媽中午才烙的。就在神櫃裡。”

“那你去地裡給他們送點吃的。”

“好。”看到二哥拿了那麼多的餅乾到小袋子裡,張笑直接把張媽媽交代的幫助二哥收糧食給忘記了。想到一會兒送過去,自己肯定還能再吃幾塊,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現在就走。

張瑾別看長得斯文儒雅,常常還給人一種清高的模樣,似乎對什麼都不敢興趣,可事實上這傢伙還有另外一個屬性,那就是吃貨,在吃的方面,他非常喜歡麻煩。

用農村人的話就是——好念四聲)吃。

因此他把母親中午烙的鍋盔饃拿出來,並未直接就裝袋子,而是拿到了廚房,將其切成一個個巴掌大的三角形。再將其一分為二,在裡面或加些家裡的鹹菜,或刷一些自家研製的辣椒醬,或配上切片的涼拌黃瓜及西紅柿。反正不帶重樣的。末了,還體貼的拿出幾個家裡自制的醃大蒜給配上。這個東西他爹和大哥愛吃。

將準備好的乾糧一一綁好,張瑾才放心的交給小妹,讓其帶到地裡去。在農村,農忙時候,吃乾糧是常事。要不然幹不動活。當然,這也要有條件的。有些窮的人家乾糧也屬於正餐。

送走小妹,張瑾開始處理廚房裡的豬頭肉,現在外面太陽還大,五點鐘開始收稻子也不晚,倒是豬頭肉肯定要現在燒上,要不然趕不上晚上的晚飯。

將豬頭熬進鍋裡,張瑾就開始收糧食,作為男子漢,一稻場的糧食他根本不當回事,大不了就是弄的慢一些。

等三弟和小妹從地裡回來幫忙的時候,他已經收好糧食在做晚飯了。

晚飯有張大廚做主,在張家的一群小的看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就算基本上全是素,那滋味也比不喜歡麻煩的張媽媽平常在家做的好吃。吃到最後張小弟直呼以後要跟著二哥過。

得來了的自然是張老二的一雙白眼,還是帶著怨恨的。

可惜張老三的沒心沒肺,比自己二哥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白瞎了張瑾瞪了半天的眼睛。

“到你外爺哪兒住有什麼不好。”張媽媽太瞭解兒子了,嘻嘻笑道,“一個人睡多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