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五、老鄉殺人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屋子裡就只有一具男性的屍體,並沒有見到女性的屍體,這讓陸路想到了應天府的寡婦失蹤案。
這明朝的官員稽核制度,一開始還是非常好的,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朝廷變得腐敗了起來,裡面也參雜了許多渾水摸魚的官員,那些官員為了政績好看,很多都開始弄虛作假,做起了面子工程。
“難道這寡婦的屍首也被人給弄走了?”陸路摸著下巴想到,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畢竟應天府那種地方都會發生,那就更不要提像吳縣這種小地方了。
陸路摸著下巴,並在屋裡走了走,又左右看了看,隨著陸路看到的越多,陸路覺得事情並不是這樣子的。
這起命案很有多蹊蹺的地方,於是,陸路轉身對著於捕頭說道:“於大哥,你們確定這是一個寡婦家?”
於捕頭一副你開什麼玩笑的表情看著陸路,隨後說道:“小陸大人,我也是幹了很多年了,這種事情還是不會搞錯的,在你沒有到此處之前,我已經和周圍的鄰居確認過了,雖然這家人深居簡出,又不怎麼喜歡跟鄰居來往,但這個院子裡的確是住著一位寡婦的,而且黃冊上也有明確的註明!”
說著,於捕頭從身後拿出了一本小冊子,遞到了陸路的面前,非常嚴肅的說道:“小陸大人,你看,這是她的黃冊。”
陸路接過於捕頭手中的小黃冊子,看了起來,這黃冊子上寫著,“成丁一口,本身年二十九歲,不成丁一口,男幼童年二歲;婦女三口,妻子年二十二歲,女兒年八歲,次女年四歲......”
其中在成丁,不成丁,還有那六歲,四歲的女童的字跡上蓋了一個紅紅的大章,卒!!!
在這黃冊的下面還寫了一行類似於批註的小字,其上面寫著:“由xxx山區遭遇罕見的自然災害,其一家人逃荒逃到了本縣吳縣),其丈夫......”
這家人和陸路他們家很像,都是逃荒流落到此的流民。
這注釋還很詳細,大致寫的就是,她的丈夫在逃荒的路上,因為搶奪食物,被活活打死,其兩個女兒,大女兒販賣給了某某富家當了丫鬟,小女兒半路餓死了,兒子也在路上生病,最後也死了......
看著這黃冊,讓陸路想到了繡娘,聽陸母的回憶,當時他們也是非常非常艱難的,陸母也曾一度想要將繡娘給賣了,陸母倒不是為了自己能夠苟活,同樣身為等郎妹的陸母,還沒有那麼狠心,
陸母之所以想要賣掉繡娘,是因為陸母實在養活不了兩個孩子啊,將繡娘賣了,最起碼她還能活著。
後來陸母他們也是好人有好報,有一個地方豪紳設粥棚施粥,就這樣,陸母他們才勉強逃過被餓死的命運,也是在這裡,打聽到了陸明遠父親陸文章的下落。
“某某客家山區?客家人?”陸路驚訝的說道。
陸路也聽陸母說過自己是客家人,看到這裡,陸路怪不得覺得剛剛那地名有些熟悉呢,原來是老鄉啊!
根據這黃冊的註釋,這名寡居在家的女子叫沈春花,應該和陸母他們是同一批逃荒到此的人員,而且還是老鄉,說不定還是同一個村的,甚至有可能,陸母還認識這個沈春花也說不定。
於捕頭聽到陸路說客家人,便不解的問道:“怎麼了,小陸大人!”
“哦?哦!沒什麼。”陸路收回了心神,轉頭看向了於捕頭,隨後說道:“於大哥,這好像不是我們要找的那個寡居的婦人啊,你看!!!”
說著,陸路伸手指了指躺在床上的男性屍體,隨後說道,“按照之前王寡婦的案情,以及之前眾多寡居的受害者們來看,那些男性無一不是被綁在椅子上的,而這具男性的屍體卻是躺在床上的,這就有些奇怪了。”
“而且”,陸路又用手指了指那具男性屍體脖子上的傷口,說道:“於大哥,你在看看,這人脖子上的切痕,邊緣很粗糙,根本不是一次切割形成的,而是經過多次切割。”
怎麼說呢,這具男性屍體脖子上的傷痕,就像是陸路第一次殺雞,在雞脖子上留下的那種傷痕,從這傷痕上看,可以看出刀不夠鋒利,不快,還有就是這殺人的兇手當時應該很緊張。
這和之前那虐殺寡婦的案情一比較,這就是個門外漢啊,說他是漢子都是在誇獎他,應該說是嬰兒啊。
經過陸路這麼一說,於捕頭也明白了陸路的意思,於是看向陸路說道,“小陸大人的意思是...是這個根本就不是那個寡婦虐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