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六看著那碗血水慢慢的被骨頭所吸收,臉色越加的蒼白了起來,周圍圍觀的群眾也開始議論紛紛起來了。

“融進去了,融進去了,真的融進去了。”

這滴骨驗親雖然沒有滴血驗親常見,但大家多多少少還是懂得一些的。

“這麼說,這...於梅子真的是張小六殺的?”

“都融進去了,那...還能有假,當然是真的了,啊~呸,我早就看這張小六不是什麼好人了,那於梅子和他過了多少苦日子啊,到頭來,到頭來竟然...唉~~~”

“可不是嘛,你發達了,你不想要了,你嫌她人老珠黃了,你可以休了她啊,為什麼要殺了她啊,真的是良心都被狗吃了!”

“哎??你怎麼能這麼說狗呢!是狗都不吃啊!!!”

“這你們就不懂了吧,我們大明律法有規定,七出三不去,這三不去之中,於梅子可是佔了兩樣啊,一是替公婆守了三年孝,二是那糟糠之妻啊,這是休不了的,所以他只能殺了她!”

“哎,你們男人啊,當初在家裡扛鋤頭種地的時候,怎麼不嫌人家人老珠黃啊?現在攀了高枝,就嫌她人老珠黃了,真的是男人有錢就變壞啊!!!”

圍觀群眾你一嘴我一舌的,都不用陸路說太多,這張小六的罪行就被圍觀群眾給定了。

不但如此,張小六的罪行還增加了,就聽到之前那個懂得大明律法之人,又說道,“你們可能還有所不知吧,這張小六可不僅僅娶了一房啊,在這於梅子死後,他可是又娶妻了。”

“誰?娶誰了,誰這麼倒黴啊,嫁給他了啊!!”

“啥?王家村的於寡婦?就是剛剛上堂來作證的那個於翠花?”

“是啊,這張小六忒不是人了,將於梅子殺了不說,又將這於寡婦典妻給了同村的趙小七了,等等...”說道這裡,這懂得大明律法之人突然愣住了。

“怎麼了?”圍觀之人好奇的問道。

“典妻!典妻!這張小六又說,那吳氏之女是他未過門的妻子,這不就是說他有兩個老婆麼,這可是犯了重婚罪的啊!”

“重婚罪?”

“根據大明律法:‘若有妻更娶妻者、杖九十、離異。’”

雖然在古代,一個男人能合法的擁有多個女人,但妻子只能有一個,這“一夫一妻”,不但是在現代,在古代也是被視為婚姻的基本原則的。

《唐律疏議》上有說道:“一夫一妻,不堪之制”。

東漢班固編輯的《白虎通義》也有說道:“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至庶人,其義一也。”意思就是說,與夫齊體之妻只能有一個。

從這一點看,這張小六的的確確是犯了重婚罪了。

這圍觀之人一聽,本來就對著張小六沒有好感,此時就更加憎惡了,可謂是路轉黑,粉也轉黑了。

周圍的討論之聲,越來越大,張小六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這群沒見過世面的泥腿子,就知道聽風就是雨,媽的,真的欠罵欠打啊!

顯然這張小六沒有處理“網爆”的經驗,竟然想要和這群人對噴,那你豈不是會死的很慘,處理這種問題,就是要冷處理啊。

周圍的議論聲是越來越大,在那懂律法之人的帶領下,大有現在就將張小六就地正法的意思。

“這種人,連糟糠之妻都殺,就應該將他浸豬籠。”

“對,對,浸豬籠!”

“浸豬籠,浸豬籠...”

張小六簡直要被這群看熱鬧之人給氣瘋了,於是大聲喝道:“你們這群刁民,懂什麼,不懂就不要亂說。”

“喲,你還有理了,殺妻,重婚罪,又誣陷那繡娘嫂...啊不對,又誣陷那於氏殺人,怎麼還不讓說了啊!”之前那個懂大明律法的男子回懟道。

“就是,你這個殺人犯,人人得以誅之!!!”

“對!殺人犯!殺人犯!”

“我草泥馬,你說誰是殺人犯了,我說了我沒殺人,我就沒有殺人!”張小六氣的臉都鐵青鐵青了。

“沒殺人,那你倒是解釋解釋,你用的鑿子為什麼會那麼穩妥的插進於梅子的耳中啊,而且那鑿子上的血又為什麼會融入於梅子的骨頭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