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後,陸路就趕著一輛借來的毛驢小車,拉著繡娘晃晃悠悠的向石湖方向行去。

陸路摟著繡孃的腰身,故作大明白的說道:“據說,據說啊,這石湖東面有座九環洞橋,又叫行春橋,那裡是看“石湖串月”的最佳之處。”

行春橋,橋身有九個環洞,洞與洞相連,故又叫九環洞橋,每年的八月十八夜,月亮偏西之時,明月那清澈的光輝透過那九個環洞,照在北面的水面上,就會在九個環洞下,各映照出月影一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晚風習習,微波粼粼,於湖水之中,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光中盪漾,便形成了“九月一串”的奇觀,這便是“石湖串月”了。

男人啊,總喜歡在異性面前,展示他的才華與風趣,陸路也不能免俗。

看著繡娘那一臉崇拜的看著自己,陸路的心裡都快美得開花了,陸路又摟了摟繡娘,繼續說道:“繡娘,一會兒,我說一會兒咱們到了石湖,咱們就去那行春橋附近擺攤,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賞月,這生意啊也不會耽誤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當黃昏之時,陸路和繡娘看著石湖周圍那三三兩兩的人群,別說行春橋了,離行春橋十萬八千里的地方,都坐滿了人。

這石湖盛況,與之前陸路破案時,可是一點也不一樣啊。

雖說石湖在金元入侵後,被冷落了,但在八月十八這天,卻從來就沒有被吳地的文人墨客們所冷落。

這不,在這中秋之後的兩、三天中,這石湖便迎來了它的春天,吳地一些有名的才子都會帶著自己的家眷,或者是紅顏知己,來此遊玩觀光。

悠悠燈船來如梭,絲絲竹弦夜不絕。

說的就是八月十五之後的石湖。

別說這時已盡黃昏,就是早上來,這裡也是人滿為患的,大家可都是為了那難得一見的“石湖串月”的。

這石湖串月啊,可是與平湖秋月、盧溝曉月、三潭印月齊名的,並稱為四大賞月勝地。

雖然天色還尚早,明月還沒有從東邊升起,但這石湖的周圍早已坐滿了才子與佳人,有的已經喝起酒來,唱起了歌,有的青樓女子還伴隨著歌聲挑起了舞。

一時之間,竹絃歌舞,鶯鶯燕燕,這讓陸路想起了自己大學時期那次野營時的美好時光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一個打扮的人模狗樣的書生,一手舉著酒杯,一手摟著那濃妝豔抹的女子腰身,對著夜空中那零星幾顆的星辰,吟誦著蘇軾三十九歲那年所作的《水調歌頭》。

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的繡娘,既害羞又興奮,小臉紅彤彤的,眼神還有些慌亂,再加上夜色灰暗,和那燈火閃耀,暈乎乎的繡娘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那“明月幾時有”的書生了。

一杯酒頓時灑在了胸口之上,也濺了他懷裡女子一身,看著溼透的胸口,那濃妝豔抹的女子頓時有些生氣了,這衣服可是花了她十兩銀子買的呢,不但全身綢緞,那花紋都是上等的蘇繡啊,這被潑了酒,還怎麼賞月,還怎麼釣金龜婿啊!

那女子怒氣衝衝的回頭看去,“哪個不長眼的,撞到老...哎呀媽呀!”

噗!

那女子一轉頭,正好看到了一張驢臉,而且那驢還打了個響鼻,嚇得那女子一屁墩坐在了中間的食盒上了。

“誰把驢牽到這裡來了。”

陸路一看,自己的驢嚇到人了,頓時連忙道歉道:“抱歉抱歉。”

在陸路給那女子道歉的同時,繡娘也在對那男子道歉。

本來那男子也有些抱怨,他那身衣服也不便宜啊,今晚還準備靠它撐面子,希望能泡到對面那端莊而坐的吳婉貞呢。

“你長沒長眼...”那男子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繡娘那魅人的容貌驚呆了。

喜歡刑明請大家收藏:()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