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秦淮名妓馬湘蘭(第1/2頁)
章節報錯
月上當空,燈火璀璨。
這個時間段,平康坊那邊的青樓、教坊也迎來了一天當中客流量最高的時間段了,一些文人雅士在走完月亮之後,便三、五結伴去那青樓喝喝小酒,吟詩作對一番,要是能偶得佳句,那便是一夜成名的最好機會了。
這不,也不知是哪座青樓,傳出佳句,引得一眾鶯鶯燕燕的嬌聲歡笑,就連東市門口的陸路等人也都被這歡聲笑語吸引去了目光。
刁刁河上風,蕭蕭濯靈襟。皎皎桂上月,悠悠照鳴琴。
這古代的才子為什麼總喜歡流連於青樓之中呢?除了男女相性相吸以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青樓可以快速的讓一個才子成名。
青樓裡的這群鶯鶯燕燕們,他們就像是這些才子的粉絲一樣,當一個才子有了基數很大的粉絲團後,那麼他的詩詞就會很快的被傳唱開來。
很可能是晚上作詞,而第二天早上,大街小巷中便會傳唱出這人昨天所做的詩詞了,就如柳永一樣,在他成就了那些青樓名妓的同時,這些青樓女子也將他的詞傳唱開來,所以才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這不,康平坊的街道上時不時就會傳來某某公子又有某某新作出爐的訊息了,對於那些書生士子們來說,這才是今晚的重頭戲啊。
詩詞一出爐,便會先邀請青樓的名妓傳唱,所以,這中秋夜啊,稍有名氣的青樓女子都會被一些書生士子包下。
至於那些沒有錢的書生呢,要麼借錢請名妓,要麼就只能在矮子裡拔高,隨便選一個青樓女子嘍,這是士子出名的機會,同樣也是青樓女子成名的機會。
詩詞歌賦一首首,鶯鶯燕燕一句句,在傳播詩詞歌賦的同時,也將這美麗的月色染上了緋紅甜蜜的氣息。
才子們在互相較勁的同時,佳人們也在拼命的展示著自己的魅力與歌喉,希望能得到哪位貴人的青睞,有朝一日可以脫離這扮乖賣笑的日子。
吳縣如此,姑蘇那兒也是亦然,金陵那兒就更亦是如此了。
但今年這中秋鬥詩,金陵那邊卻少了一位重量級別的青樓名妓,那就是紅遍秦淮河的“幽蘭館”的當家名妓,馬湘蘭。
此時,幽蘭館門前早已站滿了書生士子,一個個伸長著脖子向那滿是蘭花小樓望去,但那禁閉的房門,預示著主人根本不在家中。
不但門前站滿了慕名而來計程車子書生,宅第之旁的“玩月橋”也擠滿的眾人,看著那天上的明月,只能對月笙簫彈唱,沒了佳人的相伴,這笙簫的曲調都有些走樣了,不在那麼優美了。
“這湘蘭姑娘哪去了啊?”
“不知道啊。”
“哎,我還有一首好詞想找她切磋一下的啊。”
“是啊是啊,誰不是呢,也不知道這湘蘭姑娘到底跑哪去了。”
“我聽對面賣雞蛋的老奶奶說,這湘蘭姑娘好像是出遠門了。”
“出遠門?”
“嗯,好像是跟一個三十五、六歲的一名男子,叫什麼來著,叫什麼來著,嘶~,對了,湘蘭姑娘好像叫他布穀什麼的。”
“布穀鳥?”
“哈哈哈,文人兄,你可別鬧了。”
“布穀,伯谷,難道是伯谷兄?”
“對啊,今天怎麼沒有看到王公子呢?”
“是啊,是啊,王兄哪裡去了?”
這群金陵文人雅士又開始尋找大才子王稚登了。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吳縣知縣身旁處。
由於之前的騷亂,稅監王公公的公子王明選便去找身為吳縣知縣的張鍥修,沒有辦法,自己管轄的境內出現了騷亂,張鍥修只能帶人出來巡邏,被動的與民同樂了一番。
張鍥修一邊處理著騷亂的事情,一邊遊街走月,倒也別有一番情趣,這期間來到了青樓林立的平康坊,聽著名妓們那渺渺歌聲,讓張鍥修想起之前陸路做的那首詞。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裡雲歸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