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還沒有暗下,有的人家的瓦簷上,露臺上,等高的地方,都已經掛上了燈籠,燈籠的行頭多種多樣,有魚龍燈、鳥獸燈、花果燈,有的在燈籠的下面還聯結著許多小燈籠、彩旗、銀鈴等裝飾物。

晚風拂過,彩旗飄,銀鈴響,再加上孩童的歡聲笑語,這節日的氣氛是越來越濃厚了。

不但尋常百姓家掛起了燈籠,街道之上的公共場所也掛滿了燈籠,有的還擺成了“賀中秋”的字樣。

這不,在離“小物件”不遠的地方便有這麼一處,此時商人們才剛剛掛起一些燈籠,周圍便聚集了許多年輕的男男女女。

隨著夜風的襲來,燈籠不斷地搖晃著,燈籠上的謎語也忽有忽無的顯露了出來。

‘走出深閨人相識’......打一字?

這中秋節的猜燈謎雖然不如上元節那麼火爆,但也算是三大燈節之一了,因為時常會在這種場合出現才子匯佳人的愛情佳話,年輕男女都喜歡來往於這種地方,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著天猜著燈謎。

“錦枝,你喜歡哪個燈籠,哥哥給你買。”

名為錦枝的女孩白了一樣身旁這打扮的很紈絝的男子,沒有說話,而是檀口輕啟,咬了一小口的鮮肉月餅。

被美女鄙視了,那打扮的很紈絝的紈絝多少有些尷尬,為了讓美女刮目相看,於是便向那還在掛燈籠的商販說道,“諾,給你錢,我現在就要猜燈謎。”

燈謎,十文錢猜一次,猜中了燈謎,那有著謎題的燈籠就是你的了,猜不中,那就對不起了,十文錢沒了。

於是就看到那紈絝非常闊綽的丟給那老闆一小塊銀子,隨後就看到那紈絝翻衣服擼袖子準備在心儀的女孩面前大展身手一番。

可誰知,這衣服袖子剛擼到一半,“小物件”那邊就出事了。

聽到喧鬧聲,吃著月餅的少女連忙轉頭望去,似問又非問的說道:“出什麼事了,那邊?”

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紈絝也轉頭看去,果然是隻有紈絝才懂紈絝,看了一眼後就知道發生什麼,“應該是哪家姑娘被人給堵了吧?”

那少女一聽,頓時也不裝淑女了,一口將剩下的鮮肉月餅塞進嘴裡,口齒不清的罵了一句“敗類”後,便向“小物件”那裡跑去。

“哎~哎~,錦枝~”

紈絝看了看跑掉的錦枝,又看了看猜燈謎的商販。

商販緊緊的捂著錢包,隨後還指了指一旁的牌子,“一經售賣,概不退款。”

紈絝看了看已經衝進人群的少女,對著商販說了一句,“你記住了,我一會兒再回來猜。”

說完也不等那商販說話,便也向“小物價”那裡跑去。

在陸路發現繡娘不見了後,這錢也沒拿,辣椒也沒拿,便急匆匆的向“小物件”那裡跑去,但由於那群流氓製造了混亂,這人又多,慌亂的人流湧來,將陸路弄的措手不及,頓時被人流裹挾的向另一邊走去了。

陸路是焦急萬分,一邊大聲喊著“借過借過”,一邊奮力將“裹挾”的人群推開,等陸路好不容易從那人流中出來,已經離“小物價”那裡很遠了。

陸路二話不說,撒開腿子就向“小物件”那裡跑去,陸路也是無奈了,繡娘這丫頭,不知道自己的魅力有多大麼?怎麼不好好在成衣店裡待著啊......

等陸路再次趕到“小物件”那裡,那裡已經圍了一大圈看熱鬧的人了,陸路左推右推的,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

“小物件”前,一群穿著錦衣綢緞的高階流氓紈絝),正囂張跋扈的看著對面,期間還有一個氣質不咋地的紈絝口花花的說道:“呦,又來了個小妞,正好老餘一個,我一個,老王一個。”

只看到那吃月餅的少女站在前面,將馬四娘擋在了身後,而馬四娘又將繡娘擋在了身後,除了繡娘臉色有些慘白,那少女和馬四娘都是一臉憤怒的看著那群不要臉的紈絝。

而不要臉的紈絝,隊形也和繡娘這邊差不多,幾個滿臉兇相、身軀粗壯的大漢擋在那幾個紈絝身前,其中一個面上帶著刀疤的大漢,陸路還認識,正是昨晚去陸路家要債的呂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