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逛街(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由於過節的原因,儘管此時已是響午時分,但街頭巷尾,依然是人來人往,這還沒有到晚上呢,一些耐不住寂寞的大家閨秀便三三兩兩、相擁結伴的湧上了街頭。
“相公,相公,慢一點。”繡娘提著羅裙跟著陸路穿梭在這茫茫的人群中,繡娘小臉緋紅,不知是因為逛街興奮的呢,還是因清晨時的餘韻未散呢。
陸路牽著繡孃的小手穿梭在這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陸路並沒有換衣服,依然是穿著清晨時繡娘給他找的那件青灰色的外衣,雖然少了幾分富貴之氣,但卻平添了幾分鄰家哥哥的親切之意,這樣和繡娘站在一起,更像是一對初入愛河的小情侶。
繡孃的小手被陸路緊緊的握著,手心之中都握出汗了,不但小手出汗了,繡娘那小巧的鼻子上也沁出了細細的汗珠。
可儘管如此,繡娘依然笑顏如花的跟在陸路的身後瘋跑著,略施粉黛的小臉使得繡娘更加的千嬌百媚,隨著繡孃的跑動,玉兔搗藥的耳墜一跳一跳的,又平添了幾分俏皮與可愛。
今天,繡娘穿著一身沒有任何補丁的粗布衣裙,看成色,顯然不是新的、是以前就有的衣裳,有時,女子就是這麼讓人琢磨不透,不管窮成什麼樣子,她卻依舊有著一套看起來還算不錯的衣服。
儘管是粗布麻衣,但穿在繡娘那熟透漿果一般的身子上,卻韻味十足,這可能就是瑕不掩瑜吧。
繁而不華漢川口,華而不繁廣陵阜,人間都會最繁華,除是京師吳下有。
吳,作為明朝時的經濟文化的中心,第一納稅大戶,在這節日的襯托下,商業街簡直就是人頭攢動,絡繹不絕。
不但逛街之人多如牛毛,就連商販也密密麻麻的,不論是商業街道,還是河道碼頭,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的。
尤其是碼頭,自從這隆慶開關以來,碼頭就沒有不熱鬧的時候,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商家雲集之地,碼頭之上也是呈現著一派忙碌的景象。
大大小小的船隻都滿載著貨物靠岸,這不,碼頭的夥計們,他們正忙著卸貨,大概是天氣太熱,也可能是幹活太累,反正是渾身是汗,有的都已經光著膀子了。
不但是貨船忙碌,渡船也很忙碌,這不,一艘渡船緩緩靠岸,趕驢的、挑柴的,買菜的,形形色色之人便從渡船之上走了下來。
其中一位賣炭的挑夫可能是忘記給錢,被船主伸手叫住了,“喂,這位大哥,你還沒有給錢呢。”
被叫住的挑夫老臉一紅,隨後很不好意思的掏出了幾個銅板,數了又數後遞給了那船主。
由於昨晚沒吃上大閘蟹,陸路很不甘心,這不,繡娘被陸路拉到這碼頭之上準備再買幾隻回去。
雖然今天早上,繡娘在屋子裡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裡發現了幾隻,但此時它們已經死了,曾被海鮮藥過的陸路根本不敢吃這種死了的螃蟹,所以在繡娘那不解與可惜中,陸路將它們全部丟進門口的水渠裡了。
“相公,相公,你看那船,那船真大。”在周圍的叫賣聲、以及喧鬧聲中,繡娘指著碼頭上一艘大船說道。
此時正在尋找螃蟹的陸路順著繡孃的小手看去,還別說,這船是挺大的,上面還掛著一面太陽圖案的旗幟。
“倭國?”
其實這太陽圖案的旗幟並不是什麼倭國,明朝時期是沒有國旗這一說的,但自從隆慶開關後,明朝的商船也可以出海貿易了,於是他們便效法葡萄牙、荷蘭等國商船的慣例,在船頭豎一面“國旗”,以便跟其他國家的商船相識別。
商民們便想到用太陽圖案來表示“大明”。
不明所以的陸路還以為是倭國的船隻,便立馬不待見了起來,“也就那樣,還沒有003型航母的腳趾蓋大呢。”
繡娘不明所以的看著陸路,雖然不知道自家相公為什麼生氣了,但相公說不大那就是不大,繡娘嬌憨的點了點頭,符合道,“嗯嗯,相公說的是。”
看著繡娘那可愛的樣子,陸路禁不住想去捏一下繡娘那俊俏的小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