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師爺不好當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後陸路又拿出一副圖,遞給了金潘,說道:“你帶著幾個人去各大當鋪問問,最近,特別是昨天,有沒有人來當過長命鎖的,有,你就將這圖片遞給他看,看看是不是這種長命鎖,要是的話,連鎖帶人給我請到衙門去,這次是真請啊。”
“好的,陸哥兒,你就放心吧,保證完成任務。”
目送著金潘離開後,陸路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長舒了一口氣後,便拿起了桌子上的茶壺也給自己倒了一杯茶,隨後就咕咚咕咚的大口喝了起來,還別說,這水月茶就是不一樣啊,就連不怎麼喝茶的陸路都覺得味道不錯。
“什麼茶,味道不錯啊。”說完,陸路又倒了一碗。
看著陸路大口大口的喝著,張鍥修無奈的翻了翻白眼,陸路的這個舉動在愛茶人士的面前那無疑就是牛嚼牡丹啊。
好茶是要品的,哪有這樣大口大口的喝著的,但張鍥修也沒有多說什麼,喝茶這方面可以不提醒,但有的地方還是要提醒一下的,於是張鍥修開口說道:“先生,剛剛......”
現代,縣政府下轄著許多單位,分別掌管各方面的行政事務,而在明朝也是如此。
中央有內閣、六部,而地方衙門,也有著相對應的六房,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其中的刑房就是負責刑名事務的。
古代辦案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他也是有辦案流程的,而且還相當的複雜。
就拿告狀這一事來說吧。
首先,刑房收到狀子後,它會先呈給知縣老爺的,知縣老爺在給刑名師爺,刑名師爺起草批詞後,在給知縣老爺過目,然後再畫行,批詞和訴狀在刑房謄抄一份後再傳到內衙,在圈點、蓋印,公佈照壁,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才算是立案了。
立案後,還要對原、被告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才可以開堂審問。
審問前,還得讓刑房書吏按照訴狀上開列的被告及證人姓名、住址,作一份應予傳喚的名單,報內衙定奪。
陸路驚奇得看著張鍥修,說道:“定奪?定奪什麼?被告是誰,直接傳上來不就完了嗎?”
張鍥修翻了個白眼,說道:“這哪能隨便傳人呢,能不傳最好不傳,能少傳的就儘量少傳,你不知道......”
古時候,是不提倡訴訟打官司的,認為這是件很丟人的事情,而這種觀念,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有的老百姓到現在還一直都認為“被告”這個角色是很恥辱的事情。
“先生,這處理命案也是一樣的,我們能不請人,就不要請人,實在要請人,最好還是要有批文的。”張鍥修委婉地說道。
雖然像陸路這樣請人,也不是不可以的,但畢竟張鍥修還要在此處為官的,有一個愛戴百姓的形象還是很重要的。
陸路點了點頭,算是漲知識了,同時也對張鍥修有了新的認識,這張知縣倒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嘛,除此之外,陸路也感覺的這刑名師爺啊,還真不是會破案就能擔任的啊,最起碼還得會寫判文什麼的。
“先生,你去抓店小二,是不是......”營銷了一下自己的形象後,張鍥修又好奇的問道。
“嗯。”陸路點了點頭。
根據已知的線索,陸路已經推斷出在徐清婉體內留下液體的人是誰了,現在就差物證和審問了,不過徐清婉的死,還是要解剖之後才能確定。
喜歡刑明請大家收藏:()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