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2/3頁)
章節報錯
原來傳說是真的,大宋果然比西夏大方,人傻錢多,沒見呢,青唐的那些吐蕃部落,各個賺得缽滿盆滿,一堆窮棒子,居然穿上了絲綢,住上了豪宅。
呀呀呸的,我們差什麼?
憑什麼就挨餓受凍,還要把子弟交給李諒祚糟蹋。
幹脆反了算了!
此時,又冒出來一個老壞蛋,那就是野利遇乞,他陪著元昊創業,在西夏的人脈深不可測,哪怕荒廢了二十年,也不可小覷。
他就聯絡了一個羌人部落,首領名叫朱令淩,有部眾十萬人,非常想要投靠大宋。
……
說到這裡,也就明白了。
這十萬人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而是各種手段疊加,一大群壞蛋努力的結果。
聽完了王韶的介紹,王寧安暗暗思量,他露出了笑容。
“子純,你沒有誇張吧?”
“絕對沒有!”王韶道:“其實除了朱令淩之外,還有幾個部落,都有心投靠,只是他們的人馬太少,沒法突破西夏的封鎖,我和他們約定,等大宋天兵一到,他們立刻起兵,倒戈一擊。”
這個訊息又讓王寧安為之一振。
其實這十萬人是個小事,真正重要的是西夏終於開始崩解了。
作為一個靠著武力捏合到一起的帝國,根基是非常脆弱的。
匈奴、突厥,大遼,乃至以後的金國,蒙古……全都逃脫不了這個定律,崛起的時候,勢不可擋,可是一旦失敗,結果不是亡國那麼簡單,甚至會滅種的!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朱令淩部並非黨項,而是羌人,還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部落。
他們忍受不了李諒祚,選擇投降大宋,也就是說,西夏國的外圍開始崩潰了,下面就是核心的黨項各部,接著就是王室一族……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去,最終徹底崩解。
王寧安一直擔心一件事,就是打敗西夏容易,可治理這麼龐大的幾千裡土地,對大宋來說,負擔太大了。
剛立國的時候,皇帝隨便一道聖旨,就可以遷移幾十萬人,填充邊疆,一點難度沒有。可立國百年之後,再想移民,朝廷就要拿出各種補貼,就要給足夠的好處,不然老百姓才不會乖乖聽話呢!
不管古今,都是這個道理,要不然哪個國家剛建國的時候,就有釘子戶?當建國幾十年,上百年之後,釘子戶越來越多……以至於絆手絆腳,想要幹什麼大工程,都奇難無比。
古往今來,人都是這樣,沒辦法的!
可以預見,治理西夏,會比收複西夏,要難無數倍!
朱令淩部歸降,絕對是個好訊號。
大宋可以利用羌人部落和蕃部,去掌控地盤,然後再徐徐移民,把河套平原都拿到手中……
王寧安的朋友和學生人才濟濟,趙宗景有匪氣,慕容輕塵有霸氣,王韶有魅力,蘇軾有才氣,呂惠卿陰險狡詐,章敦豪爽精明……這麼多人,甘心供王寧安驅使,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寧安的見識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