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能讓的,不能讓的,全都讓了。

千言萬語一句話,大宋爸爸,快來救命吧!

……

看到了耶律重元的血書,大宋的君臣只想大笑三聲!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這就是報應!

中原出了石敬瑭這個敗類,遼國也出了一個耶律重元,總算是扯平了!

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要不要按照重元的要求,起兵救援。

趙禎聚集起身邊的重臣,一同商議。

首先發言的就是富弼,“啟奏陛下,重元近十萬人馬,頃刻之間土崩瓦解,所聯合之人,悉數倒戈,足見耶律洪基根基穩固,人心歸附,此時出兵,無異於和遼國硬碰硬,不但勝負難料,而且勢必消耗巨大,老臣以為,大宋還承擔不起,不如——作罷!!!”

歐陽修立刻反駁,“富相公,你說耶律洪基人心歸附?我看不然,分明是重元自以為是,亂了方寸,才給對方可乘之機。無論如何,遼國亂了,他們邀請大宋進軍,天予不取,我大宋也未免太窩囊了!”

唐介搖頭,“醉翁,窩囊是小事,萬一直接開戰,兵連禍結,又該如何?”

狄青思量許久,說道:“陛下,此戰固然兇險,可臣以為應該試一試,不然錯過了良機,下一次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四位相公,打成了二比二平手。

此時的趙禎也是格外為難,不出兵,不甘心,出兵,又擔心局勢不利,實在是左右為難,怎麼決策都不是。

他習慣性地看著王寧安,“王卿,你有什麼想法?”

王寧安眼睛眨了眨,突然笑道:“陛下,既然出兵也不妥,不出兵也不妥,臣以為不如來一個出而不出,不出而出!”

趙禎不耐煩道:“別說繞口令,直接點。”

“是,臣以為大宋的確不宜介入遼國內亂,奈何幽州有許多大宋的商人,又有漢家百姓子民。我大宋不能坐視他們受到戰亂波及,故此我們出兵,是為了保護商人百姓,絕不摻和遼國雙方的爭鬥,陛下以為如何?”

不如何!

熟悉王寧安的套路,大家都聽明白了,這就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不管有棗沒棗,先打三杆子。

有機會就和遼國鬥,如果沒機會,也能渾水摸魚,總而言之不吃虧!

趙禎沉思之後,立刻說道:“既然如此,狄愛卿,你就統帥大軍北上,王卿作為你的副手!”

“遵旨!”

狄青難以掩飾喜悅,他從軍半輩子,打了無數的仗,唯獨這一次,是他最期盼的。

兵發燕雲!

無數大宋人的夢想,就要在他的手裡實現了。

雖然朝廷還有些猶豫,可是狄青卻在心裡發誓,有一分希望,他就要盡十倍的努力,絕不輕言放棄,一定要把燕雲拿回來!

狄青雄赳赳,氣昂昂。

經過了籌備,眼下河北東路一共有重騎兵3000,輕騎兵2萬,步兵近7萬人,可以說,基本上達到了河北軍團巔峰的時候。

“這裡,就是咱們必須要控制的第一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