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天子東遷(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田豐沉吟良久:“要不叫子敬來,聽聽子敬的意見?”
接著話鋒一轉:“不過就運算元敬來了,應該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肯定天子在何處吧!”
趙風思考了一下:“說的有理。”
“這樣,你去與魯肅交流一下,如果魯肅有極大的把握,便過來見我,如果把握跟你差不多,那此事就暫時不管。”
“畢竟隨著時間的流逝,天子那邊,肯定還會有訊息傳出來的。”
田豐對趙風行了一揖:“喏!”
說完,便轉身退出了議事廳。
田豐走後,魯肅當天並沒有來面見趙風。
可見魯肅也沒有絕對的把握,能肯定天子就在河東郡。
畢竟是事關天子,沒誰敢冒進。
因為一但判斷錯誤,後果不堪設想。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又過去了一個月時間。
這一個月裡。
公孫瓚徹底宣告失敗,已經退守河間國易縣。
也就是當初趙風一直懷疑的那個易縣。
不過,公孫瓚並沒有直接進駐易縣,畢竟易縣名義上是歸屬趙雲,實際上是歸屬趙風的。
而在這次圍剿中,趙風也就率兵在代郡用了一次兵,之後並沒有對公孫瓚有其他行動。
所以公孫瓚也不太敢招惹趙風。
畢竟公孫瓚一但進攻易縣,趙風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所以公孫瓚便佔據了易縣附近的一座衛城。
這座衛城處於河間國的邊緣。
即刻算是河間國的小城,也可以算幽州涿郡的小城。
因此,劉和也不好直接進攻,同樣,公孫瓚沒有攻打易縣,趙風也不會去搭理。
然後公孫瓚便稱那座小城為易京。
之後,公孫瓚便在易縣以南的易水,挖了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
這種做法,無疑是在為抵禦趙風大軍做準備。
當然,如果劉和、閻柔、烏桓峭王率兵攻打過來,也可以以此抵禦他們。
然後坐等趙風增援便可。
畢竟易縣是屬於清河國,清河國又屬於冀州。
劉和、烏桓峭王、閻柔,這麼大舉進攻,趙風肯定是不會允許的。
這樣一來,也就導致,暫時沒人對公孫瓚下手了。
當然,幽州全境,也自然不再屬於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