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形成固定觀念,那麼既然有本事的人,才可以繼承家業、爵位,那是不是意味著,只要有本事的人,也可以坐上皇帝的寶座?

而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所以才有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制度。

當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畢竟趙風也不是通史。

翌日。

田豐、王機等各級官員,在得知趙風雙喜臨門後,紛紛在議事廳表示了恭賀,並送上了給未來兩個孩子的賀禮。

出師有名,趙風也就直接收下了,反正禮輕人意重。

商議完後,除田豐以外,各級官員都陸陸續續的退出了議事廳。

等眾人走後。

趙風詢問道:“元皓單獨留下來,可有要事?”

田豐點了點頭:“昨天下午開始,突然聽到民間在流傳主公之事!”

趙風疑惑道:“何事?”

田豐直言道:“民間傳言,主公對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制度,頗有非議,認為應該立賢不立長,賢者居之!”

趙風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田豐跟了趙風這麼多年,昨天趙風才雙喜臨門,昨天下午就出現了類似的流言,那也太湊巧了。

從眾人議事時,沒人提出相關問題,田豐也在眾人走後,才單獨詢問趙風。

可見,田豐認為,這傳言,就是趙風自己傳出去的。

至於用意,那太明顯了。

畢竟民間關於宮中的野史,那也是相當豐富的。

所以趙風反問道:“元皓以為,我們也應該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嗎?”

這個問題,趙風現在確實可以明確的詢問。

畢竟二位夫人同時懷有身孕,兩個男孩、兩個女兒、一男一女,都是有可能的。

一旦二位夫人生的都是男孩,這個問題就出來了。

另外,還事關未來其他小孩的問題。

田豐沉吟了一下,沒有回答趙風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敢問主公,何以為賢?”

趙風聽後,愣了一下。

田豐這個問題,問的好啊!

賢的標準是什麼?

這個範圍就太寬了,就類似什麼樣的人,才叫有本事的人,那會有無數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