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發生了這麼多事,這事對於當初收留南匈奴的某位皇帝,就算是一個汙點了。

所以記載裡很多地方,就成了語焉不詳。

但到了一定的地位,還是知道,這某位皇帝,其實就是漢武帝。

所以按照後世的說法,朔方郡、雲中郡、定襄郡、五原郡等地,是歷史遺留問題。

簡單說,就是處理起來很麻煩,不是簡單用兵就可以解決的。

當然,如果大漢一直強盛下去,其實這幾個郡地,漢族與匈奴已經開始民族交融了。

可惜,大漢勢弱,前些年匈奴反叛,已經把這些地方的漢人都屠殺幹淨。

那麼民族融合之事,自然破産。

想到這裡,趙風甩了甩腦袋,把這些思想都甩了出去。

畢竟具體要如何對待南匈奴,趙風心裡也還沒完全決定好。

而黃河以北之地,還有那麼多地方,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納入治下的。

所以趙風搖了搖頭:“沒有非常合理的理由。”

“我們不宜交惡曹操。”

“再說,佔據了東郡黃河以北之地,也只是方便我們抵禦兗州的入侵而已。”

“實際上,不會得到太多的便利。”

“另外,如果真要據黃河以守,雖然對我們看似有利。”

“但同樣對兗州那邊也一樣有利。”

“到時候,兗州不好渡河攻入黃河以北,我們也同樣不好攻入黃河以南。”

黃河相比長江,水流要湍急很多。

長江很多地方可以直接渡河,而黃河能渡河的地方,就非常少了。

趙風可以派兵在這些地方駐守,以抵禦兗州那邊的大軍。

同樣,兗州那邊的大軍,也一樣可以在黃河對岸駐守,來抵禦趙風的入侵。

時間一長,趙風便會很難度過黃河了。

而留下了東郡部分黃河以北的地區,到時候不管是趙風進攻兗州,還是兗州那邊進攻趙風,都會在這一帶交戰。

只要趙風能獲勝,那麼渡河就簡單了。

魯肅笑了笑:“肅就是提個意見而已。”

“真要度過黃河,不是還有青州那一小塊地方嘛。”

魯肅這麼一說。

趙風就完全知道魯肅的用意了。

就是袁紹去河南尹發展,與曹操之間的聯系,必然會更加緊密。

到時候,曹操與袁紹聯合起來,以東郡黃河以北之地為突破口,一起攻打趙風,那趙風也會非常吃力。

而佔據了東郡的黃河以北,那邊只要派遣士兵在能渡河的地方駐守,然後趙風就可以把心思放在經略青州上了。

畢竟相對來說,張燕雖然兵多,但制式裝備至今也沒有完全普及在全軍。

那麼黑山軍的戰鬥力,自然是各路諸侯中最差的一支。

拋開這個問題不談。

趙風映像中,袁紹也是佔據了幷州、冀州、幽州、青州四地的。

也就是說,在頂級謀士的眼中,青州之地,更適合佔據河北之地的諸侯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