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魯肅走進中軍大帳,對趙風行了一揖:“啟稟主公。”

“田別駕送來加急文書。”

熊大走到魯肅身前,接過文書,然後轉交給了趙風。

趙風開啟文書,然後仔細的查閱了一遍。

文書內容是,河內郡之事,目前已經基本平定。

懷縣、上陽、武德、修武四地的百姓,都已經安撫完畢。

糧食也都已經發放完畢,足夠這四地的百姓,吃到明年四月了。

田豐在文書中,詢問在河內郡各地駐軍的大軍,應該要如何安排。

還有,河內郡太守之職,又應該讓誰去擔任。

另外,經歷冀州之戰,河內郡之戰,各級武將,也需要統一進行一次嘉獎了。

不然光立功,不升官,會降低武將的積極性。

畢竟武將是靠戰場立功,立了功自然需要升官。

而文官,更多都是積累小功勞,來獲得升遷的機會。

通俗一點,就是熬資歷。

趙風看完,直接簡要的跟魯肅說了一遍。

然後詢問道:“子敬以為如何?”

魯肅沉吟了一會:“其他將領,都還好說。”

“就是瞿澤、楊經等人,不太好安排。”

“如果主公透過變法,新立某將軍職位,讓這二人來擔任。”

“那麼主公最高階的兩位將軍,就是瞿澤與楊經了。”

瞿澤、楊經,不但經歷了冀州之戰,也經歷了河內郡之戰。

另外楊經還隨趙風去了一趟徐州。

哪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所以這二人,是必然要升官的。

以前還有張遼、王平等人,都是偏將,可以與他們抗衡一下。

但現在,如果他們二人成為最高階的兩位將軍,那麼趙風以後在內部方面,隱患就太大了。

要知道,趙風就是擔心這事,所以才把毛嘉,派給呂布去了。

王平參加了河內郡之戰,就算勉強升官,但也不能與這幾人去抗衡。

而張遼,一直是駐守在茲氏,以防備南匈奴。

雖然也算有功,但還沒達到要升官的程度。

如果把趙風的內政,當成是一個小國家。

就相當於把大將軍、車騎將軍的職務,都交給了瞿澤與楊經。

而其餘將領,只是前、後、左、右將軍。

官職上差了一個級別。

拋開忠心這個問題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