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簡裡的內容,大意是。

這次收割春糧後,陶謙他如何費心費力,籌集了一百五十石糧食。

然後已經派人護送這些糧食,運往了冀州。

路線自然是要繞道青州地界了。

趙風聽田豐這麼一說。

就能猜到陶謙的這個做法,確實沒安好心。

要知道,當初陶謙答應的可是,只要能讓曹操撤軍,就要給趙風兩百萬石糧食。

而曹操撤走後,陶謙卻說自己缺糧,給不了那麼多,還想分期支付。

經過崔琰的談判,最後才談到收割春糧後,要支付一百萬石糧食,剩下的一百萬石糧食,依然要分期支付。

當然,趙風不想與陶謙有太多瓜葛,因為知道陶謙遲早要亡,所以把另外的一百萬石糧食,送給了劉備。

而這次,陶謙卻能拿出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說明陶謙當初明明能夠拿出足夠的糧食,卻偏偏要扣下一部分。

而如今,陶謙在得知曹操要繼續攻打他時,他才把一百萬石糧食,增加到了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畢竟曹操之前集合大軍的動靜,趙風在半個月前就知道了。

陶謙自然也會知道。

而趙風與曹操之間,沒有完全交惡。

所以對於曹操要對誰用兵,也不太在意,自然也不會耗費人力,去打探這種訊息。

因為這種訊息,是有時效性的,用不了多久,自然會傳出來。

所以沒必要犧牲兗州情報人員,去得到這種訊息。

但陶謙不同,畢竟曹操之前就進攻了陶謙。

雖然最後撤走,但這次曹操又準備用兵,兵鋒指向陶謙的可能,是最大的。

所以陶謙必然要,耗費以前安排的暗子,來打探訊息。

那麼陶謙自然會比趙風,提前知道曹操的兵鋒。

也就有了陶謙的這次運糧安排。

另外還有一點。

陶謙在文書中交代,因為曹操準備用兵,陶謙為了以防曹操對徐州用兵。

所以這次運送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的糧隊,根本沒有派遣軍隊護送。

要知道,當初趙風借道青州,返回冀州時。

青州的張燕所部,就有一些異動。

雖然最後沒有對趙風發起進攻。